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pdfVIP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pdf

2014年 l1月 社会科学家 Nov.2014 (第 l1期,总第 211期) SoCIAL SCIENTIST (No.11,GeneralNo.211) 【文艺论丛】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 何延华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翻开中西方文学著作,忏悔者的形象俯拾皆是。归纳起来,中西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主要有以下 三种类型:一、自传体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二 、因违背道德或触犯法律而忏悔的忏悔者形象;三、两性情感中 的忏悔者形象。这些形象在忏悔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人性中善 良的一面。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些忏悔者形 象,并站在中西方性善论的高度对其做出人性善的阐释。 关键词:中西文学;忏悔者形象;性善论;性恶论;人性善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4)ll一0ll4-o5 、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 从古至今,忏悔一直是中西文学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诗词、现当代文学中不乏忏悔的影子,而 在两方文学历史上,“忏悔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潮流。鉴于此,很多学者对中西文学中的忏悔意识、忏悔心 理、忏悔观念、忏悔制度、忏悔精神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中两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却鲜有梳理 、归纳与分 析。本文试图在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对中两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进行人性善的分析。 (一)自传体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 自传体文学是 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纯粹的文学 自传,也包括具有 自传成分和亲历 I天I索的作品,重在个体经验与感受。“自传是对过去的矫正性干预,而不仅仅是逝去事件的编年史。例如,它的 一 个方面就是 抱儿童期的希望’。追溯儿童期的艰难或伤痛的阶段,个体与其儿童时期的自我对话,为它提 供抚慰、支持和忠告。容瓦特认为,通过 自传的写作,反‘悔的心态’得以平复。写‘作 自传式的材料的基本 目的, 就是帮助个体 自身应付过去……’…其另一方面是 校‘正情感经验的演练’。个体以现时所写的短篇小说形式记 下过去的事件,尽可能精确地回忆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所投入的情感。然后,写 自传的人通过赋予特定情节新的 意义、情感和解决方式,在文中设想出他的愿望中事件发生的理想状态。”121 1.《忏悔录》中的忏悔者形象 中国最早的自传体文学,当属西汉司马相如 《自叙》一文,但追其源流,则要从中古算起。刘知几 《史通 序‘ 传》云:“盖作者 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 《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 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该自叙被钱钟书评论为 “天下 《忏悔录》之开山”,p比古罗马奥 古斯丁的 《忏悔录》早 500年左右。 公元四世纪,占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著 《忏悔录》,两方忏悔文学由此肇始。奥古斯丁的 《忏悔录》是典型的神义论忏悔,全书以祷告的形式行文,详尽地剖析了自己皈依上帝的心路历程,再现了一个 虔诚忏悔的基督徒形象。这个形象的最终定型,经历了四个阶段:少年时期信仰混乱的无精神寄托者——青年 求学时期的恣情纵欲者——选择摩尼教的宗教探求者——皈依基督教的福音传播者。在塑造这个形象的过程 中。奥氏充满 了矛盾 :一方面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一方面又不断地 自省、向善,向上帝忏悔着,并最终在宗教中 收稿 日期 :20l4一O8一l1 作者简介:何延华,女,兰州大学文学院巾困现 1代‘义学专业在渎博士。 114 中西方文学中的忏悔者形象及人性善阐释 /何延华 找到了出路和答案。 “冈为我内心一片黑暗,使我看不出我本身该做什么……除了经验已经证明外,我内心一 切往往最难猜度。人的一生即是接连不断的考验,对于生活谁也不能有恃无恐,一人能改恶从善,也能变好为 坏。唯一的希望,唯一的依赖,唯一可靠的保证是你的慈爱。”l41 18世纪的法国,卢梭著 《忏悔录》。卢梭勇敢地撕破一切伪装,把 自己的灵魂完全袒露在读者眼前,以人义 论忏悔展现了一个人性的赤子形象。他大胆地向上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