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课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ppt
27课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阅读教材,p114-115 思考题: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有什么特征?(宏观) 2、基因库的概念? 何谓基因频率?(微观) 如何计算?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三者关系:物种、种群、隔离 1、渐变式: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 2、爆发式:染色体变异 物种的形成 小麦的二倍体与四倍体是同一物种吗?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生物生活于复杂的环境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其必然要和其他生物发生营养关系。在捕食与被捕食,相互帮助等关系下,它们共同发展,协同进化,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 (2)、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的。例如:最早的生物是厌氧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1、概念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 生物多样性的几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 * 清风整理 * *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比较 ★6.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点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内容: 2、意义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校完整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四者关系? 有利变异积累 自然选择 生物新类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可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结果) 环境有限 种内斗争 种间竞争 生物与无机 环境的斗争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变异是不定向的 为进化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并加剧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内因, 生物进化的动力 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进步: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缺陷: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思考: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何可取之处和局限性? 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发展 完善 以个体为单位 性状水平 以种群为单位 分子水平(基因) 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区别: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基本观点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它们综合作用形成新物种。 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 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 基因频率:某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总数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总个体数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1)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数计算: ①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频率= (纯合子的个体数×2+杂合子的个体数) ÷总人数×2 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频率= 例1、某一种群中,调查得知基因型为AA、Aa的频率分别为32%、49%,则A基因的频率为 56.5% 例2、对某学校的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得知,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755人正常,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②X染色体遗传 (雌性个体显(隐)性纯合子的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隐)性个体的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的个体数)÷(雌性个体的个体数×2+雄性个体的个体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级本科第四学年安排说 明.ppt
- 2013-09-18.ppt
- 2013.08.23.ppt
- 2013.6.2.台湾发生6.7级地震致2死21伤,能量超两颗核弹..ppt
- 2013年10月培训课件-.ppt
-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一:名词.ppt
- 2013年中考总复习.ppt
- 2013年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ppt
-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诗歌鉴赏解析.ppt
- 2014.12.11.ppt
- DB4114T 171-2022 食品冷链物流管理规范.pdf
- DB4114T 193-2023 小麦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4114T 201-2023 规模羊场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 DB4114T 212-2023 花生生产气象服务技术规程.pdf
- DB4114T 216-2023 马铃薯四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09T 055-2024高速公路浓雾综合强度等级技术规范.pdf
- DB4110T 69-2024小麦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4113T 076-2024电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pdf
- DB4114T 146-2020 豫东波杂羊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4114T 149-2020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