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贵勤奋而立自得独创之见.pdf
丝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月,第45卷第2期,Mar.,2015,Vo1.45,No.2
Joum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大家学术随笔】
学贵勤奋而立 自得独创之见
彭树智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作者简介】 彭树智,男,汉族,1931年 10月生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现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
中东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等。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60余年,出版 《文 明交
往论》《书路鸿踪录》《松榆斋百记》《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我的文明观》等十余部著作,
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编撰 《世界史教程》《世界史 ·当代卷》《阿拉伯国家史》《二十
世纪中东史》等教材十余种。主编的 《中东国家通史》(十三卷)和专著 《东方民族主义思
潮》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国家教育部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报告(1978--2008)》中,彭树智创立的文明交往史观,与其他学者创立的整体史观、现
代化史观一起并称为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的三大史观,被誉为 “中国世界史学界二
十多年来的进步和成熟的标志”。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5-02-001
大学本科时,读清代学者赵翼 《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等书,对他的治学精神深表敬佩。他曾有
总结一生的治学诗:“少时学语苦难 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当时,我
对他的人天 “三七开”提法有不同看法,于是写了以下感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勤奋学习,功效必
一
见。”现在 ,坐八望九的我,对治学多了些经验和理性 ,对学术的规律性和治学者主观能动性之 问的关
系,也多了一些体悟。
学术的要 旨在学,学贵勤奋而立,自得独创之见,这是学者的本真所在。我在负责西北大学历史系、
文博学院和中东研究所工作时,曾经倡导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协作”十字学风。它是以勤奋为基
础、以严谨为要求、以求实为原则、以创新为方向、以协作为合力,其中贯穿着献身、科学和进取相互联系
的三种精神 。
勤奋,是我用来取代 “刻苦”一词的。 “刻苦”取 自韩愈对柳宗元 “居闲曾自刻苦,务记览”的赞誉。
学者治学,离不开下苦功深入钻研 ,这是对的。但从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意义方面考虑,我选择了 “勤
奋”一词。勤奋,是勤劳奋进,它具有巨大的、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学术是人类文明的事业。勤奋是
人生敬业的本色。韩愈 进《学解》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学术史昭示 ,只有脚踏
收稿 日期:2015-01—10
· 6·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o15年第2期
实地、不懈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人,才能深刻领悟到勤奋的力量。在中华文明中,勤奋劳动是优秀的品
德。人勤地不懒,勤劳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道励志,所以要志存高远;人道励勤,所以要立地
实于。 《孙子 ·计篇》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可以把这句话转义于治学:学者,勤、严、实、新、协
也。学者从勤奋开始,把严谨、求实、创新、协作贯通为一体,组成治学的坚定、坚韧和坚守的巨大力量。
勤学是学者治学的基本劳动实践。它需要勤读、勤 问、勤思、勤写、勤交流,切磋探研,取长补短,使
自得独创之见能 自圆其说。学术上有不同声音和争论,这是正常现象,否定和超越是恒常规律。正如英
国哲学家罗素所言:“不能 自圆其说的哲学,绝对不会完全正确 ;但能 自圆其说的哲学,很可能是完全错
误的。最富有成果的各派哲学,向来也包含着明显的自相矛盾,然而正因为如此,才部分正确 !”这是治
学者的自觉之言。这也许正是我在本文开头讲的赵翼 “学语苦难圆”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且也是学者勤
劳耕耘、孜孜以求的动力所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学人要学而时习之,学术生命不止,学习不止,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勤学与善学,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从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