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 工业上用液氨(NH3)和二氧化碳(CO2)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NH4)2CO3或碳酸氢铵NH4HCO3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构成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氨化作用——是微生物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释放出氨的过程。土壤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主要为蛋白质、多肽、核酸、肽聚糖、几丁质等,也有少量水溶性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氨基糖和尿素等。蛋白质及多肽通常占有机含氮化合物总量的20%~50%,氨基糖占5%~10%。除可溶性氨基酸外,这些物质都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将氨释放出来,才能供植物利用。 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 1. The nitrogen (15N) and carbon (13C)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issues are integrated measures of diet that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relative trophic positions of biota.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demonstrate increases in 15N (~2-3‰) and 13C (~0-1‰) between consumers and their diet. 2. Plots of 15N versus 13C for biota representing a range of trophic positions should therefore show a positive slope 3. Plots of 15N versus 13C for biota tissues are used to identify relative trophic levels. Variations in the 15N:13C slope (or lack thereof) among collection sites and dates are used to address the questions above. * * 埋葬土壤酸碱性、有机物含量和类型的不同,都可造成对人体骨骼不同程度上的结构破坏,使其他物质进入骨骼。如腐殖土富含有机物,可以在50年里就可以引起骨外层的剥落。 各类生物对骨骼结构的破坏也为其他物质的进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土壤中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依附在骨骼上,以骨骼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通过自身营养体的生长而贯穿骨骼,破坏其结构,使其出现许多微小的孔洞。 动植物也同样可以作用于骨骼而破坏其结构,如植物根部释放出来的酸可以腐蚀骨的表面,大量根本身的生长也可以毁坏骨或穿过骨的中轴,引起骨的机械损伤。啮齿类动物和腐食类动物则可以咬坏人体的骨骼,增大骨骼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而发生骨骼的物理污染。 * 污染的骨骼已不再保持其原先的元素组成, 因而也不能直接反映古代人类的食谱信息。因此,探索骨骼的成岩机制, 建立有效的骨骼预处理方法, 乃至恢复骨骼原先的化学组成和生物学特性, 是研究古代人类食谱的关键所在。 * 在此之前,我们的实验室对包括来自丁村、许家窑、山顶洞、萨拉乌苏、奇和洞等重要古人类遗址的人骨或动物化石做过尝试,但大多不成功。 田園洞人是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的田園洞發現的,距今4万年左右,屬於東亞發現最早的解剖形態上的晚期智人(即現代人)之一。之前在東亞測到的上万年的古DNA很少,在新疆以北的阿爾泰山區發現的同樣是4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這個人不論從形態、線粒體還是常染色體,都完全超出了現代人的變異範圍,屬於和現代人、尼安德特人平行的三個支系,三者閒分開有幾十万年到上百万年。因此,在測田園洞人之前,一個很大的疑團就是,田園洞人到底是現代人、非現代人、還是混血,以及田園洞人的DNA能否幫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牦牛肉食用方法.pdf VIP
- 2025年危化品停车场安全预评价报告样本 .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四年级英语单词大比拼训练.doc VIP
- 石油公司业务系统集成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V.doc VIP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评价表.docx VIP
- 专题16 阅读理解之主旨大意题(题型与策略)(解析版)-2025年暑假新七年级英语衔接学习与能力提升专练(通用版).docx
- 财务三大报表(带公式).xls VIP
-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儿童贫血相关疾病诊治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