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逻辑用语》.ppt
* 《常用逻辑用语》 例1、例2 例3 课堂练习 问题1提出 1 1 1 问题2提出 小结 0 0 0 0 1 0 0 0 1 1 1 1 p且q q p 日常生活用语中如果说“哥哥的年龄比我大或我的年龄比哥哥大”、“萝卜长在土地里或长在树上”肯定不妥,但数学语言34或43却是正确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 0 0 1 1 0 1 0 1 1 1 1 P或q q p 判断 “p且q”、 “p或q”命题真假的步骤: (1)写出构成该命题的简单命题p与q; (2)判断p 、q的真假; (3)由真值表判断真假. 点评 例2 0 0 0 0 1 0 0 0 1 1 1 1 p且q q p 点评 课堂练习 0 0 0 1 1 0 1 0 1 1 1 1 P或q q p 1答案 2答案 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周游数 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周如钢 知识要点1 知识要点1 知识要点2 知识要点2 知识要点3 例1 例1答案 例1答案2 * * 数学是一门以精确性著称的学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不含糊.
在数学中,有时会使用一些日常生活用词,其实这些词语,人们在运用的过程中都有经过了推敲和严格的规定.
下面来学习数学中使用逻辑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命题时含义和用法.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
为了叙述简便,今后常用小写字母p,q,r,s…表示命题.
一、知识学习
二、例题分析
三、课外练习
作业:课本A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
问题1:观察下列三个命题:
p :10能被2整除;
q :10能被5整除;
r :10能被2整除且能被5整除.
⑴p、q、r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p、q、r三个命题的真假如何确定?
可以看到,命题r可以看作是由命题p、q使用联结词“且”得到的新命题:“p且q”.
即 “10能被2整除且10能被5整除”.
命题 “p且q”的真假能否直接由命题p、q的真假来确定呢?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p(q , 读作p且q.
并规定:当p、q都是真命题时, p(q是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p(q是假命题.
也就是说,可以得到下面真值表(1─真,0─假)
当且仅当p、q同时为真,p且q才为真.
问题2:观察下列三个命题:
p :27是7的倍数;
q : 27是9的倍数;
r : 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⑴p、q、r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p、q、r三个命题的真假如何确定?
可以看到,命题r可以看作是由命题p、q使用联结词“或”得到的新命题:“p或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p(q , 读作p或q.
并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 p(q是真命题; 当p、q都是假命题时, p(q是假命题.
也就是说,可以得到下面真值表(1─真,0─假)
只要p、q中有一个为真,p或q就为真.
学习小结: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⑴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⑵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⑶p:35是15的倍数, q: 35是7的倍数.
“且”─同时为真才为真.
真值表(1─真,0─假)
可以从串联电路理解“且”的含义.
(1─接通,0─断开)
“且”─与 “和”,“与”同义;
“且”─;
若且,则
同时为真才为真
弄清楚了“且”的含义,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分析命题的真假.
例2.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⑴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⑵2和3都是素数.
弄清楚了“或”的含义,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分析命题的真假.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⑴2≤2;
⑵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
⑶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只要有一个为真就为真.(两个同时为假才为假.)
真值表(1─真,0─假)
可以从并联电路理解“或”的含义.
(1─接通,0─断开)
“或”─ 在逻辑上含“可兼有”的意义,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指“可兼有”;
“或”─;
若或,则
只要有一个为真就为真
课堂练习:
1.已知,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为假 (B)为真
(C)或为假 (D)且为假
2.已知命题p:函数的图象必过定点; 命题q: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f(x)关于点对称, 那么( )
(A)“p且q”为真 (B) “p或q”为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indows 用户-劳动号子.ppt
- Windows 用户-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ppt
- Windows 用户-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
- Windows98虚拟存储技术.ppt
- WO AI HU LU.ppt
- Women in Early China.ppt
- Wonderbee.ppt
- Word Formation.ppt
- Word study and Grammar.ppt
- Words and expressions.ppt
- 剖析《全美互操作路线图草案》翻译实践:策略、挑战与启示.docx
- 剖析万源中学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问题洞察与优化策略.docx
- 剖析《社会语言学》(第八章)翻译实践:策略、难点与启示.docx
- 剖析《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电子通信错误制度: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孕妇培训班课件.ppt
- 2024年全国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经典测试题(详细参考解析).pdf
- 剖析中国高校口译教学: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docx
- 剖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以广州市南沙区某中学为例探究管理因素影响.docx
- 剖析中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现象:成因、影响与对策.docx
- 剖析供应链管理中的博弈现象:类型、影响与应对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