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政治——中日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政治——中日关系.ppt

国际政治——中日关系 历史,现在,未来 09403 刘欣 中日关系1——历史由来 ???1古代: 秦至隋前期,天皇必须受中国皇帝的赐封,隋后期,天皇独立,唐,中日友好往来,日学习中文化,宋,关系一般,元,忽必烈攻日,关系恶化,明,倭寇入侵,庆长之役,中国胜,清,闭关锁国,不相往来 2近代: 甲午战争,加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严重伤害,但也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现代:??? 同为亚洲的政治经济的大国,相互间在整体和平的前提下,局部斗争非常激烈。因为领土,社会性质,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分歧,但是因为国力的日渐强盛,双方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中韩关系——中日问题 中日关系面临的问题 ???????? 第一,领土争议存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纠纷牵扯到海洋界线划分、海洋资源分配等复杂间题中方已开发了属于大陆架延伸海底的油气资源,日方提出吸管效应并要求共同开发。双方领导人恢复互访和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后,日方在此问题上更是志在必得。共同开发问题涉及许多复杂敏感因素,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运筹。 日本把防守范围扩大至台湾,在美对台协防时将可能提供后勤保障,在台独问题上态度暖昧。福田访华时公开表明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人联合国,不支持“人联公投”。这是迄今日本领导人对台的最鲜明态度,但同时福田又强调说是“不支持”而非“反对”,其原因在于日国内亲台势力的掣肘。 ???????? 第二,历史问题仍未解决。由于福田政权的运作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为缓和党内矛盾,福田虽不主张立即修改宪法、不赞成参拜靖国神社,但在自民党大会通过的《2008年自民党运动方针》里仍保留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和“制定新宪法”的内容。而自民党内部历来鼓动“参靖”和“修宪”的势力仍伺机而动,一些把缓和与中国关系当作权宜之计的战略派政治家也显示出故态复萌的苗头。④同时日本国内出现反对在外国压力下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民族主义情绪。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是权宜之计还是要彻底解决问题成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潜在障碍。 中日关系——解决途径 ?????? 解决途径 ???????? 第一,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寻求两国共同利益。不可否认,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但我们应看到,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并且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趋势,两国经济地位逐渐趋于平等共同获益,这成为中日维护改善双边关系的国家利益需求底线。日本应理智面对中国的崛起,不应只看到对日本不利的一面,更不应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日本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文章中批评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声音,“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遇到挫折,其经济出现危机。那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们似乎期待着中国经济在北京奥运会后减速。但如果那样,出乱子的会是日本。究其原因,如今钢铁、造船、运输和工程机械等日本的传统产业有所复苏,这才好不容易维持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其复苏的原因都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如果这些产业由于中国需求的结束转而面向国内,就会很快沦入过去的那种衰落中去。”⑤ ???????? 第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目前,在东亚的主要的合作机制“10+3”、“10+1”、东盟地区论坛中,可以看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东亚,似乎是小国引导着大国的合作脚步。在东盟主导的合作机制中,中国和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中国与日本更多的把这些地区合作机制看作是追求自己更大权力和国家力量的平台。中国是区域政治大国,日本是区域经济大国,两国都没有单独主导区域合作的能力,因此东亚区域合作需以中日合作为基础。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同时处于崛起背景下的中日两个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避免。但从长远看,中日两国实现战略和解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日之间近两年的频繁互访也正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 ???????? 第三,正视历史问题,冷静处理领土争议。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等。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是要克服双边关系的脆弱性,稳定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集中力量解决互利合作的现实问题,维护和发展战略互惠的长远利益,实现中日两国永久和平友好合作的大目标。从战略层面看,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就日本而言,历史认识问题关系到日本和平发展形象。如能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遵守政教分离法规,禁止首相、阁员、议员等政要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制定相应法规禁止美化侵略战争言论、禁止编印歪曲侵略战争历史教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