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E二二二二
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吴轶群
以往对新疆历史城市的研究多以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农业屯垦为载体,或者以西北
地区城市为考察分析的对象。①叶骁军在《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中,
对西北城市进行了分期与分区论述,论文总结了西域城市的特点,即南疆“先农后城”
和北疆“先城后农”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疆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对城市体系
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如阚耀平对新疆北部城镇历史发展状况的研究,总结了北疆城镇
发展特征:中心城镇不断位移、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职能日趋复杂
多样化、空间布局呈圆环型条带分布、具有河谷型城镇性质、城镇发展具有跳跃性和阶
段性等六个特征③。在作者的另一篇论文《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中,对新疆
城镇体系的构成、空间布局模式和城镇形态结构特性作了概括,得出结论:清代以来的
重构过程使新疆城镇逐步形成了三大城镇中心,构成了现代新疆城镇体系的基本框
架④。这是对新疆北部城镇、全疆的城镇体系特征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中小区域的城
镇体系研究。张建军的博士论文《清代新疆城市地理研究》中认为“伊犁河北岸形成了
一个严整的城镇体系。”但未对此做深入研究⑤。黄达远的研究以全疆或分南北疆为城
市体系的空间范围,以市场流通为标准进行城市体系分析,对伊犁惠远城城市职能的论
述中,认为该城偏重军事政治,兼有商业和文教的功能⑥。另有两篇论文针对伊犁九城
的历史、惠远城功能变迁与环境的关系做了探讨⑦。
*本文为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前现代中国的治边实
践与边陲社会历史变迁”子项目。基金资助与项目批准号(07JJD770095)。
①潘志平:《清季新疆商业贸易》,《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风良:《清代进行丝绸马匹交易
的新疆城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徐伯夫:《清代新疆的城镇经济》,殷晴主编《新
疆经济开发史研究》(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历史地理》第20辑。
② 叶骁军:《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2期。
③ 阚耀平:《历史时期新疆北部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人文地理》2001年第4期。
④ 阚耀平:《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干旱区地理》2001年第4期。
⑤张建军:《清代新疆城市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⑥ 黄达远:《隔离下的融合——清代新疆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759—1911),四川大学博士论
文,2006年。
⑦ 魏长洪:《伊犁九城的兴衰》。新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60页;秦川:《清代伊犁惠
远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 I
……’ijii;‘举年苗砸近运旨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
上述研究都还没有对伊犁地区城镇体系展开专门研究,尤其是将伊犁地区作为区域
对象的城镇体系产生之初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等的论述,没有系统展
开。伊犁城市体系究竟何时产生,具有怎样的结构,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在今天城市化
快速发展和西北城市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了解伊犁地区各城市的历史状况和城市间的结
构关系,并借以深入了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模式,探索其规律,就显得
尤为必要。
以相对独立的绿洲地理单元为中小区域,进行区域城市历史地理研究,较为符合新
疆绿洲聚落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历史情况与现实状况。区域的方法是近年来历史地理研究
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要获得对一个文明的历史的整体的认识,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它的
各个组成部分的独特而又互相作用的历史。”①而从地理空间分化出来的区域,“具有结
构上的一致性或整体性。”②结合已有的区域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③,本文对清代新疆重
要的军府制中心伊犁城市体系产生的各要素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探析新疆边境城市体系
形成的原因。
迁移人口、建造城市
城市体系的产生的标志,要通过建立城镇间的地域邻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