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中汉唐古迹开发与大学生旅游的关系
作者简介:杨思科(1990―)男,汉族,江西上饶人 ,陕西师范大学10级本科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关中汉唐古迹历史悠久,量大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重大,但目前开发形式单一,问题众多。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汉研究唐古迹的开发与关中地区的大学生旅游状况,探讨二者关系,让大学生参与为关中汉唐古迹的开发,关注汉唐古迹的文化旅游,文化价值,为如何追求二者双赢智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关中汉唐古迹 大学生旅游 文化传承 双赢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关中汉唐古迹的地位
关中是指陕西省渭南市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的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杨凌一代地区。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夏、商、周、秦、汉、唐是其代表王朝,它们在这里留下了无尽值得记忆的历史故事。本地区发展的最好的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是汉唐文化,他们留下来的古迹遗址最多也最有开发价值,汉唐时代的中华文化包容并蓄,名扬海外,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社会方面总体上保持着向上的拼搏志气,充满着朝气。在穿越千年的目前看来,它们依旧焕发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没有随着时代过往而退色,每一个在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昭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之类的博物馆游客都会因为场馆中的丰富遗址文物而惊讶,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物艺术品,更是印证时代精神的丰碑。
目前的关中汉唐古迹的存有量总体上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关中是陕西乃至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资源品位高、存有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该地区现有的涉及汉唐文化各类文物点3.1万处、博物馆百余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浏览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广泛分布的汉唐古迹的无疑是本地区最值得骄傲的值得开发的资源。
二、汉唐古迹的类型与开发状况
汉唐古迹的形式主要有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寺庙楼台,古道关隘。帝王陵墓中最典型的是“西汉帝陵”,“关中十八唐帝陵”, 西汉帝陵是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有9个分布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市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余者汉文帝刘恒霸陵位于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北端,汉宣帝刘询杜陵在南郊的少陵塬上,汉代的陵墓形制一四角方锥台形,在平原上堆土而成,如同埃及的金字塔。关中十八唐帝陵是指埋葬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唐朝十八位皇帝的陵墓,它们绵延排列百里,横跨陕西省乾县、礼泉县、三原县、泾阳县、富平县、蒲城六县,气势壮观,声势浩大,宛如长龙。唐代的陵墓大多凿山而建,形式雄伟,地宫藏隐。事实上它们还有大量的陪葬群,特别是昭陵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乃至世界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方圆百里遍布大小陵丘。目前这些帝王陵墓的开发状况是不平衡的,最成功的是乾陵,开发者不仅宏观把握了历史古迹的价值,合理规划发展阶段,而且在微观上也十分注重硬软件的建设,硬件上通便利,从西安有直达的旅游大巴,相关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把握唐风主题,合理运用乾县本地的城市资源,将民生发展与旅游结合,将吃住行服务产业化,便宜话,建有自己的大唐小镇和游客服务区,各类主题博物馆;在软件上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研讨会,有自己的专门网站,挖掘文化附加值,追求景区文物古迹开发的商业化与学术性化的双赢,而在蒲城县自西而东排列的桥陵、景陵、光陵、泰陵、惠陵组成的“唐五陵”,发展情况不佳,虽然墓群规模大但缺乏保护,交通不便,设施简陋。西汉帝陵的开发更是让人担忧,大部分定位于片面考古与旅游光观之中,比如茂陵,霸陵等等,旅游管理粗放,旅游附加值少,吸引能力欠佳。
宫殿遗址的代表是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公园,兴庆宫,大唐芙蓉园。它们的考古价值已经被发掘干净,在缺乏二次开发的方针指示下,遗址的存在与利用被盲目对待,开发仓促,比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是一个“献礼”工程,其全面建设时间只有一年,为了确保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0年国庆期间盛大开园,建设者有时候碎石渣也填进去,导致每年光公园维修就花上千万。它们在逐步沦为市民休闲的公园。这些宫殿遗址是从废墟中重新整理出来的,由政府主导,缺少民间力量的参与,开发者的开发方式并非很灵活,模式单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还是2013年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重要部分,申遗或许会为关中的汉唐古迹开发带来一个良机,但开发者究竟是出于保护之需,文化价值的挖掘,还是商业开发的冲动,如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