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研修促进专业成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有效研修促进专业成长.ppt

实施有效研修 促进专业成长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E-mail:yizhu28@163.com /chengduchendawei “修”=“修养” “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 修养的目的:精美和充足 修养的方法:切磋琢磨和涵育熏陶 三、面向实践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成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重大事件(33件)之一”(2010年9期) “倘若更多类似(不局限于网络)的教研文化氛围得以萌生,这将不只是教师的福祉,更会是教育乃至民族的福祉。”(余慧娟,《人民教育》2007年22期) 青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1977—1987) 对校本研修的启示 主持人:顾泠沅 四个阶段: 1.教学调查(既调查问题,也调查经验) 2.经验筛选(形成假设和方案。对教改方案的要求:现实针对性,理论先进性,道德合法性,参与者的知情权) 3.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因子和效果的相互关联: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4.推广运用 青浦实验筛选的四条基本经验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2.处理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序列 3.改进方法,在讲授的同时辅以常识探究活动 4.加强反馈,根据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 谢谢大家, 请大家批评! 五、有效研修的路径和方法 A老师 B老师 N老师 …… 基于现实困难和未来发展提出研修问题 研修问题A 研修问题B 研修问题N …… 研修问题的甄别、整合、选择 研修团队A 研修团队B 研修团队C 研修一体:反思经验、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实践验证 研修成果的分享、交流与提升 * * “研” 教育研究就是利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适和美好。 新问题和新变化需要新工具、新方法、新思想。研究获得新工具、新方法、新思想。 教研 研修 促进专业成长 培训 解决教学问题 无“研”无“修”有劳动 “干活吃饭,开工拿钱”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劳动 计划 效果 任务 有“研”无“修”能成事 计划 结果 行动 问题 做成事 发现关系 调整行为 成功做事 “研修”:既是问题的解决者,同时又被问题解决(改变) 计划 结果 行动 问题 做成事 认识基础、心智模式、行为方式 新知 新事 新人 在经验与反思中改变自身 在研究中成功做事 我们的经验和观点: 以激情为动力 以思想定方向 以生态促生长 以实践为依托 一、寻找成长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不断成长是教师的一种伦理责任 (二)在研修成长中追求幸福生活 “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不断专业成长是教师幸福生活的必由 之路——“爱自己,栽培自己” 太阳……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物需求的满足。” (赵汀阳) 关于教师幸福生活的想象: 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 例:《陶罐和铁罐》的教学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当老师面对学生的“老师,我看你懂得卵多的呢”时。 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 (三)引导教师直面问题看到差距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 为什么你让我变得如此无奈 很想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很想柔声细雨和学生讲话,可是不行,为什么你要让我变得像河东狮一样野蛮,像八婆一样多嘴。 为什么你们不能乖乖的,为什么要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为什么我认认真真的在讲,而你却心不在焉,等下又问我刚讲过的东东,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很生气,就说,你是个神经病。 我也不想这样子说他,后来还很是后悔,不过我看他跟没事人一样,不由得惊叹,唉,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真好。 我时常用沉默来表现我对他们的无奈,阿弥佗佛,但愿你了解我的无奈而学乖一点。 你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VS 我讲的话他为什么会当耳旁风? 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 努力改造我们能改变的; 有勇气去坚持符合人性和教育规律的。 …… * 4.寻找更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5.内观精进——审视变化,看到效果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习有所得,不亦悦乎? 教学的有效性增加没有? 教学的自觉性增加没有? 教学的效能感增加没有? 二、人因思而变 (一)“思想”的用法 (二)思想成为行动的意义 1.教育需要思想的行动 “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