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对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对策.ppt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无需行胸腹联合切口 无需阻断高位主动脉 内脏和脊髓缺血时间短 手术创伤明显小于传统手术手术 杂交手术结合了传统开放和腔内修复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在减少创伤的同时,扩大了腔内治疗的适应症,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THANK YOU! * 复杂主动脉病变 腔内治疗的对策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 刘长建 Introduction 主动脉瘤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一旦破裂,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治疗上较为复杂,风险大,死亡率高。 Introduction EVAR 1991年,Parodi等首次采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AAA) 1994年,Dake等首次运用人工血管内支架成功治疗胸主动脉瘤 1999年,Dake和Nienaber应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风险、出血、创伤 大 小 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EVAR) 理想的解剖形态 瘤颈15mm,锚定区 未累及主动脉主要分支 瘤颈角<60°,无严重扭曲 非锥形瘤颈,无附壁血栓 血管通路无狭窄 完全满足良好解剖条件的并不多,50%? 复杂性病例的处理尤为重要! * 影响EVAR成功的主要因素 病人情况 解剖因素: 瘤颈长度; 瘤颈的角度; 瘤颈钙化程度; 分支动脉受累情况 病情复杂+解剖形态特殊:称之“复杂主动脉病变 ” * 支架导入顺利,准确定位和释放, 无持久性渗漏 术后无症状、瘤体缩小 腔内支架无扭曲和打折,动脉管腔无明显狭窄(直径缩小<20%) 术后30天无死亡,无需血管外科手术干预 技术成功(technical success) Introduction 1999年—2010年,我科应用EVAR技术治疗复杂性主动脉病变82例,占EVAR治疗的20%。手术技术成功率达95%,死亡率1%。 主要的腔内治疗技术: ⑴封闭锁骨下动脉; ⑵开窗技术; ⑶烟囱(Chimney)技术; ⑷杂交(Hybrid)技术等 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 开窗技术 烟窗(Chimney)技术 烟窗(Chimney)技术 烟窗(Chimney)技术 杂交(Hybrid)技术 杂交(Hybrid)技术 典型病例 杂交(Hybrid)技术 杂交(Hybrid)技术 杂交(Hybrid)技术 杂交(Hybrid)技术 病例讨论1 女性,44岁,江苏泰兴人 1年突发胸背疼痛,1周后缓解;近1周又感胸背部不适 CT扫描提示:主动脉夹层III型? 体格检查:血压186/100mmHg,双桡、颈和股动脉均可触及,余无明显异常 病例讨论1 病例讨论1 病例讨论1 病例讨论1 EVAR治疗的时间选择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能否行腔内治疗 如何确保进入真腔 近端锚定区建立 如何解决近远端口径巨大差异 病例讨论1 支架远端内膜撕裂 病例讨论1 降主动脉裸支架;防止覆膜支架扩张撕裂内膜 左颈总动脉烟窗:保证颈动脉供血 病例讨论1 有待解决的问题: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 第二破口问题 病例讨论2 男性,78岁,江苏南京人 上腹部疼痛不适4月,伴间歇性跛行 CT扫描提示:胸腹主动脉瘤、双髂动脉闭塞 体格检查:上腹部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双侧股动脉搏动不清 血压140/90mmHg,ECG:房性早搏、ST段下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病例讨论2 病例讨论2 开放手术或腔内修复术 腔内修复血管通道选择 全腔内修复或杂交手术 下肢动脉缺血治疗 病例讨论2 腹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