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的早期筛查与检查指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T的早期筛查与检查指标.ppt

AT的早期筛查与检查指标 江苏省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郭妍 概念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AT)涉及两个独立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描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可预测的破裂导致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控制AT 高发和死亡的关键 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 血栓形成 -生物学标记物 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 动脉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动脉结构的检测 动脉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弹性贮器动脉 有明显的弹性和可扩张性 肌性分配动脉 主要指中动脉 是弹性大动脉至小动脉的动脉管道 小动脉和微动脉 是形成外周阻力的主要部位 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 动脉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动脉结构的检测 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反射波增强指数(AI) 动脉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 PWV定义 心脏将血液波动性的射入主动脉,主动脉产生脉搏压力波,并以一定的速度沿血管壁向外周血管传导。通过测量两个动脉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PWV。 需要两个体表触摸到的动脉搏动点,测定两点之间的传导速度,如cfPWV,baPWV,cbPWV,crPWV PWV临床意义 能很好地反映大动脉的僵硬度 年龄和血压是影响其重要危险因素 可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但易受到结构的影响,不易发现轻微的改变 PWV测量方法 平面张力法——cfPWV 示波测量技术——baPWV cf(大动脉)PWV的測定原理 张力测量法 ? baPWV的測定法 反射波增强指数(AI) 定义 血液从中心动脉流向外周的过程中,形成反射波,该反射波在收缩晚期形成增强压,通过对外周或颈动脉收缩晚期的波形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能够反映动脉弹性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I)” 不同部位的血压水平有所不同 研究方法 采用欧姆龙705CP血压计测定肱动脉血压 采用压力计(Tonometry)测定10秒桡动脉脉搏波 采用心脏血压测量仪,根据肱动脉血压对桡动脉脉搏波进行校准,最终转换为主动脉压力 AI临床意义 能反映反映整个动脉系统的总体弹性,但受到身高和心率的影响 可独立于心血管危险因素而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可以使用转换方程计算出中心动脉压 动脉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 定义 使用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检测浅表动脉从舒张期到收缩期的变化,即扩张幅度。根据该扩张幅度可以计算出血管横截面积的变化,该变化除以脉搏压即为顺应性系数,再除以舒张末期横截面积则可为扩张性系数。 动脉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临床意义 比较准确地反映所测量动脉的弹性 但只反映一段所测动脉的弹性 目前积累的资料较少,还需进一步探讨 测量方法 使用荷兰Pie Medical公司生产的测量仪测定 动脉弹性功能的其它检测方法 大动脉弹性指数(C1) 小动脉弹性指数(C2) 脉压差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AASI) 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 动脉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 动脉结构的检测 动脉结构的检测 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踝臂血压指数ABI IMT定义 是指动脉腔——内膜界面与中膜——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 IMT≧o.9mm确定为中膜增厚 临床意义 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 可用于评价各种治疗对动脉硬化的消退或逆转作用 ABI定义 踝臂血压指数指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得比值 临床意义 是评估下肢动脉血管开放情况 ABI0.9为异常,0.4~0.9时表示血流轻到中度减少,ABI0.4时重度减少 ABI的測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患者用打印報告例(ABI0.73) 生物学标记物 炎性标记物 血栓形成过程中重要标志物 CRP不仅作为炎症标志物 而且直接参与炎症过程 其他炎性标记物 CAM ICAM、VCAM、P-选择素、E-选择素 TNF-α IL-6 CD40L 血小板聚集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血小板黏附的桥梁 凝血酶与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和释放 凝血反应 凝血酶原激活剂的形成 外源性凝血途径活化Ⅹ因子 内源性凝血途径活化Ⅹ因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化 内源性激活途径 外源性激活途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AI-1 D-二聚体 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标志产物 标志物 产生部位 血栓后变化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球蛋白 颗粒释放 升高 5-HT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