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80年代戏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恢复和收获。领会探索戏剧的探索和革新。掌握沙叶新、高行健等的探索戏剧在舞台艺术上的创新。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第一节 概述 一、80年代戏剧的发展阶段 (一)现实主义传统恢复期(1977-1979) 《枫叶红了的时候》《曙光》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 《于无声处》《丹心谱》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二)探索、革新期(1980-1985) 1.理论上进行了戏剧观的讨论: 一是对戏剧功能的再认识 二是追求艺术方法的多样化 2.创作和舞台实践的探索 哲理剧《屋外有热流》 借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戏剧技巧 (三)探索的深化期(1986-1989) 在前一阶段探索与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二、80年代戏剧的新特征 (一)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从属关系,而是从“人”的观念、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表现人与生活,写出人的丰富复杂性。 (二)创作上,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张扬,表现在:突破写实时空,突破现实主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艺术手段,建构起一种综合艺术体系。 (三)共同的审美特征:崇尚心灵表现,追求哲理象征,注重叙事模式。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三、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戏剧改革运动。一些戏剧家不满于戏剧的商业化倾向,提倡 小型业余的实验性演出,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并增强其社会作用。 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爱美剧”运动是小剧场运动的初次实践。 1982年《绝对信号》的上演标志着小剧场运动的复兴。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第二节 探索戏剧 一、沙叶新的探索剧 (一)创作阶段: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前期:社会问题剧 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揭露和讽刺某些丑恶的社会现象,颂扬崇高的道德和思想。 2.后期:社会心理剧 不再仅仅寻找社会污浊,也不再仅仅寻找历史亮点,而是怀着赤子之心苦苦寻找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症结。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二)沙叶新戏剧的世俗色彩 1.写都市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 2.浓重的生活感和喜剧色彩。 (三)重要剧作 1.成名作《假如我是真的》(1979) 李小璋——张小理 手法上的尝试: 设计了“戏中戏”的开场,把舞台与观众、剧情和现实作出乎意料的沟通。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2.代表作《陈毅市长》(1980) 是一部“寄深意于现实”的戏剧: (1)对题材和主题的开拓:“下马治国” (2)人物塑造:政治家;社会公仆;诗人;普通人 (3)结构:“冰糖葫芦式” (4)浓烈的喜剧色彩 3.探索剧的代表作《寻找男子汉》(1986) (1)透视了一种时代社会心理,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和批判 。 (2)融正剧、喜剧、闹剧、荒诞剧因素于一炉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4.《约会》 富于生活真实感,却又糅合着巧合、误会等喜剧情节,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 5.《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 瑰丽的想象和浓重的哲理意味,表示了对跨文化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问题的思考。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二、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 1.揭示了农民与地主在精神深处文化意识的亲和相通 2.艺术表现的多元融合: 写实的;象征的;叙述的 (第一人称;心理外化) 三、朱晓平等的《桑树坪纪事》 1.融合多种戏剧体系、手法为一体: 将写意和写实、情与理、再现与表现等交融 2.对姐妹艺术采取兼收并蓄的作法,把舞蹈、歌队等融入剧中。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四、高行健的探索剧 (一)高行健的戏剧观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 可以熔各种技巧、手法于一炉(完全的戏剧)。 2.戏剧是剧场的艺术,必须承认舞台的假定性,强调剧场性(交流的戏剧)。 3.承认戏剧的“叙述性”,不受实在的时空的约束 (叙述的戏剧)。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二)重要剧作 1.《绝对信号》(1982) (心理剖析剧) 心灵交流:小号—蜜蜂—黑子 艺术创新: (1)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方式:现实、回忆、想像 (2)舞台语言的创新:超现实的光影、声响 (3)演出方式的创新:以小剧场的方式,将舞台安置在观众中间 第十章 80年代戏剧 2.《车站》(1983):多声部哲理象征剧 明显受到西方荒诞剧《等待戈多》的影响,艺术上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情景戏剧,有明确的象征意味。 3.《野人》(198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