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儒十丐——读书札记一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九儒十丐——读书札记一则.pdf

2015年 3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Mar.,2015 第 1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NanjingNormalUniversity No.1 关于 “九儒十丐 — — 读书札记一则 王星琦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以 “九儒十 丐”说 明元 代儒 士社会 地 位 的低 下 ,既显得 空泛 ,而且 材 料 不 可 靠 ,有 断章取 义之嫌 。 关键 词 :“九儒 十 丐” 辨析 中图分类 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8—9853(2015)01—072—02 人们说到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每每言及 “九儒十丐”,即 “九儒十丐”说一向颇为流行,以至 时下仍不乏有学者以此说事,将其当作可征信之说。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 所谓 “九儒十丐”,其出处有二: 其一是南宋诗人谢枋得 《叠山集》卷六 《送方伯载归三山序》:“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 日:我‘大元 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七匠八娼 ,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吾人品岂在娼之下、丐 之上乎。”这显然是玩笑语。“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 日”一句不可割断或无视。这句话译为语体,就是: 最为滑稽可笑的是拿儒生戏谑打趣者所说的……汰除了这句话,只取后面所言,便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 ,均误己误人 。 其二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 肖《心史》(下)《大义略序》:“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 ,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且不论 《心史》是一部伪书已成定论,退一步说,这里分明说的是 编户制度,即诸户部均各有管理部门,并未涉及人之等第高下,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所言 “七猎,八 民”,与谢叠山所言之 “七匠,八娼”亦不相侔。若是成法,岂有歧异之理 。元代本有儒户、医户、乐户、猎 户等称谓,可知其户籍管理与其他朝代略有不同。这里若是删去了 “各有所统辖”一句,亦属断章取义 了。 近Et翻检,知前辈学者对 “九儒十丐”说早有说法 。如范文澜先生认为,此或为当时降元之儒士无 耻可贱,行同乞丐,故民间有此传说。(参见 《中国通史简编》)陈垣先生说得更为明确:“九儒十丐之说, 出于南宋人之诋词,不足为据。”(《西域人华化考》,见刘梦溪主编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陈垣卷》第 175 页)惜前辈只有结论,并未展开来详加考索论辩,以至时至今 日,不时尚有人 以 “九儒十丐”说当作可征 信的材料 以说事,故笔者意欲略加辨析。 当然,前辈学者中亦有持不同看法者。如郑天挺先生就在引述 《元史》卷八十一 《选举制序》等有关 材料之后说:“九儒十丐之等第必在太宗提倡儒术之前也。”(《元史讲义》第 106页,中华书局,2009)这 收稿 日期 :2014—12—15 作者简介 :王星琦,男,1945年生,辽宁盖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72 又是基本上肯定了 “九儒十丐”说,只是在时间断限上略持异义。窝阔台采取耶律楚材建言,以儒术选 士,儒生之地位 自是与前不同,然言此前之等第如此严格区分,实际上亦属荒唐。况且,太宗时代,元蒙 并未统一中原,尚属通常所称之蒙古时期,人们习惯上是将元世祖忽烈统一天下之后 ,即从公元 1279年 以后才称为元代的。郑先生似亦意识到其说之含混,故又称 “案,此或是社会上对职业高下的看法。” (同上)这就与范文澜先生 “民间传说”的说法相近了。此外,清人王士稹 《居易录》卷三论 《燕石集》谓 : “元时崇文如此,或谓九儒十丐当是天历末行科举之前语。”(按,天历应作延禧)这又是一种推测之辞, 认定 “九儒十丐”说可信,唯时间断限上有疑点罢了。 以上诸家之说,推断者多,确凿者稀,当以陈垣先生的说法较为可取。但不必是 “南宋人诋词”,戏 谑之言不可征信,难以为据。指出 “九儒十丐”说之不可信,并非是说元代士人社会地位不低,甚或与其 他朝代无异,而是说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不仅是前面提及的太宗倡儒术前后和延j;占恢复科考前后,元代 士人的地位 明显不同,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