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盆地区域地质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地层 本区已知地层有:上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见表3-1-5)。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表3-1-5 鸡西盆地地层层序简表 界 系 统 群 组 厚度 备注 新 生 界 第四系 更~全新统 冲、洪积层 Q 47~86 上 第 三 系 上新统(N2) 鸡 东 群 黄色泥岩段 N2 6~33 鸡东玄武岩 βN2 <10~149 中新统(N1) 大青山组 N1d 102~300 含煤地层 下 第 三 系 始~渐新统 (E2~3) 鸡林玄武岩 βE3j <20~300 永庆组 E2~3y 190~1250 含煤地层 中 生 界 白 垩 系 上统(K2) 海浪组 K2hl 0~500 下统(K1) 桦 山 群 猴石沟组 K1h >1500 东山组 K1d 400 火山碎屑岩 鸡 西 群 穆棱组 K1m 1050 含煤地层 城子河组 K1ch 1400 含煤地层 滴道组 K1dd 0~360 火山碎屑岩 古 生 界 二叠系 上统(P2) 红山组 P2hn >2248 下统(P1) 二龙山组 P1e 石炭系 上统(C3) 珍子山组 C3z 631~1731 局部含煤 光庆组 C3g 泥盆系 中统(D2) 黑台组 D2h 1105 上太古界 麻山群 Ar2ms >9088 1)前中生界 (1)上太古界麻山群(Ar2ms) 呈东西向分布于煤田西部及边缘,为一套高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属深变质岩类,同位素年龄为4379Ma。总厚度大于9088m。 (2)上古生界 由泥盆系中、下统;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上、下统组成。 泥盆系:下统由黑台组(D1-2)构成,分布于密山县新中村,岩性为花岗质砂岩、 砂砾岩、粉砂质板岩组成;中统由连续沉积的上、下黑台组(D2h)构成,分布于黑台等地,岩性由石英砂岩、板岩、粉砂岩、生物灰岩、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约1105m。 石炭系上统(C3):由连续沉积的光庆、珍子山二组构成。分布于密山县珍子山、塔头河上游等地。岩性由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板岩、砾岩等组成,,其中珍子山组含有煤层并有地方及农场小矿开采。总厚度631~1731m。 二叠系:下统由二龙山组(P1e)构成,分布于密山县二龙山林场、城山一带,岩性由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含砾凝灰岩、粉砂岩、绢云千枚岩、炭质板岩夹大理岩等组成;上统由红山组(P2hn)构成,分布于密山县北城山一带,岩性为砂砾岩、板岩夹薄煤层。总厚度大于2248m。 2)中生界 (1)白垩系下统鸡西群(K1jx) 鸡西群自下而上分为滴道、城子河、穆棱三组,总厚度1164~2591m,已知在盆地中西部以不整合关系覆于麻山群和古老花岗岩体之上;在盆地东部主要覆盖在以二叠系、加里东期、印支期花岗岩为主体构成的基底之上;其上被白垩系下统桦山群和第三系鸡东群以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关系所覆盖。 ①滴道组(K1dd) 分布于鸡西滴道矿区暖泉北部、大同村和荣华、红火、火烧桥等地。岩性主要由一套中性火山碎屑岩类与不等粒级砂岩夹泥岩等组成。总厚度约150~420m。局部区如荣华78~83孔见此组下部,发现滨海相化石沉积夹层。 滴道暖泉区本组由三部分构成:底部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夹砂岩,岩性、 厚度均不稳定;中部以中粗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粉砂岩、凝灰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相变较大,煤层薄不可采;上部为灰绿、灰黑色凝灰角砾岩或安山质集块岩,有时相变为安山质熔岩或安山玄武岩夹酸性凝灰角砾岩、砂岩等,沿走向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 ②城子河组(K1ch) 本组在盆地内分布广泛,以盆地南部荣华区最厚。根据其岩性及沉积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由黑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白色中细砂岩交互组成,局部具煤层(01~06号),皆不可采。总厚度在400m以内,盆地南部发育较厚(350m),北部较薄(50~150m),往西部麻山、光义区缺失。产丰富的海相双壳类化石。 中段:为主要含煤段,总厚117~370m。含煤14~16层,即1、2、3下、3、4、4上、5、6A、6B、6C、6D、7、8、8上等层,为鸡西群中含煤最好层位。岩性以灰、灰白色粉细粒砂岩为主,夹中粗粒砂岩、泥岩、薄层凝灰岩和煤层。 上段:以粉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薄层凝灰岩和煤层,局部具有中粗粒砂岩夹层。总厚175~490m。含不稳定煤层约10层,南部主要有9、9上、10A、10B、10C等煤层,北部以城子河区为例,主要有25、24、23、22等煤层。在盆地南部荣华区此段中下部,即10# 煤层下厚层砂岩至9#煤层间,发现产有滨海相沟鞭藻、双壳类化石沉积夹层

文档评论(0)

hy840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