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第6卷,第6期,第
MoleeularPlantBreeding,2008,Vo1.6,No.6,1050—1056
研究报告
ResearchReport
基于稻瘟菌毒性相关基因的指纹类型与致病型关系分析
石军 , 王志z 李仕贵 ,马炳田1
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61l130;2绵剐市农、科学研究所,绵阳,621023
通讯作者,btma02@vip.sina.corn
摘 要 本研究根据8对稻瘟菌毒性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其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分析单孢分离
培养的不同地理来源的44个菌株,获得其指纹。利用 18个丽江新团黑谷(LTH)单基因鉴别寄主对其中的31
个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用SPSSl1.5聚类分析,根据 31个菌株在 18个LTHNILs上的抗感反应,在Lable
No.10的位置,将菌株分为7种致病类型。将上述的两种不同的聚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通过毒性相
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划分出的指纹类型与用菌株在 LTHNILs的抗感反应划分出的致病型之间不存在一一
对应关系。 一
关键词 稻瘟菌,DNA指纹图谱。致病型,鉴别品种
CorrelationbetweenPathotypesandDNA FingerprintingPatternsBasedon
VirulenceGeneofRiceBlastFungus
ShiJun ’ WangZhi LiShigui MaBingtian
1RiceResearchInstiutte,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Wenjiang,611130;2MianyangAgriculmralScienceResearchInstitute,Mianyang,621023
Correspondingauthor,btma02@vipsina.corn
Abstract Basedonthehomologyofthegenesrelativetovirulenceofriceblastfungus,eightpairsofspecific
primersweredesigned.Thefingerprintsof44wereisolatedbyculturingsinglesporeofriceblastfungusfrom dif-
ferentregionswereobtainedbyPCR.Ontheotherhand,31pathotypesofthe44isolateswereidentifiedbyinocu—
lating18monogenichostsofLTH(Lijiangxintuanheiug)nearisogeniclines(NILs).Accordingtotheresponseofre—
sistance—susceptibilityto 18monogenichosts,the31isolateswerefailedinto7groupsonthelableofNo.10by
SPSS11.5.Byanalyzingthecorrelationofthetwoclusteringresults,wefindthatthereisnoone—to-onerelationship
betweenpathotypesandDNA fingeprrintingpatternsbasedonvirulencegenes.
Keywords Pyriculariagrisea,DNA fingeprrintpattern,Pathotype,Differentialcultivar
稻瘟病是世界上水稻生产 中最严重的病害之 1998)。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来弥补常规手段的
一
。 稻瘟菌Magnaportheor)zae(无性世代:Pyricularia 不足,以便更加准确,有效的监测其变化规律,为水
oryzae)在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遗传多样性和毒性易变 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 。
的特性,是水稻品种抗病性容易丧失的主要原凶之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研究稻瘟病菌
一 (0u,1980)。实践证明,利用抗性品种防治稻瘟病 群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法有:RAPD、SRAP.PCR、
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稻瘟菌在漫长的进 MGR586一RFLP、rep.PCR和 SSR等。这些研究均采
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 由 用的是中性分子标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