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9.docVIP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9.doc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2011·东北联考)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D.过度农垦 2.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原因相同的是(  ) 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 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 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可判断,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西部干旱区,该区域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是来自冰山的河流;从人为原因分析,若河流沿线过度使用水资源,就会使河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严重时会导致湖泊干涸。第2题,湖泊干涸和B项中所列三个问题均属生态破坏。 答案: 1.A 2.B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获取 ②F表示产业消费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4.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该图表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关系,F为对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因此为经济系统活动中的产业消费。H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废弃物。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过程,其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资源枯竭和破坏,以及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 答案: 3.B 4.D 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图为我国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说明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①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它们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②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将各要素紧密联系 ③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④地理环境的脆弱性和差异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6.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B.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主要是动物资源 C.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 D.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钾盐等 解析: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不能提供钾盐。 答案: 5.A 6.C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 8.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到环境文明时代实施的是可持续发展,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答案: 7.A 8.B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9~10题。 9.“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协调论思想 答案: D 10.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A.跨流域调水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毁林开荒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答案: A 1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 A.因地制宜B.人定胜天 C.天人相关D.地理环境决定论 解析: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既不违背自然规律,又不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摆布的思想观念。 答案: C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下图所示),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述农夫们收割、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