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变化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表形态变化教学设计.doc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从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入手,全面剖析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点阐述了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影响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解释,并结合图片与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图表比较,了解内、外力的基本状况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关系。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3、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探究理解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内力作用的学习,深刻体会自然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钓鱼岛的图片,提出钓鱼岛的形成原因与内力作用有关,引出新课。 师生师。地表形态。地表形态不断变化?本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板 书: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地质作用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生 阅读教材并合作填表。(请位同学)师填得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同学们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内力作用。师对。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塑造地表形态的呢?让我们先来探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 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师对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板 书: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六大板块示意图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分割成六大板块。(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各板块的名称和范围)生 默记一分钟。师 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师 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 “→︱←”“←︱→” 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师:对。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就是板块碰撞形成的。钓鱼岛也是这么形成的。 (多媒体展示图片)钓鱼岛 师:钓鱼岛就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挤压形成。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等都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岛弧链。我国的钓鱼岛、台湾岛是这条岛弧链的一部分。 师:板块张裂可以形成怎样的地形? (多媒体展示图片)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师:从这段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板块张裂可以形成怎样的地形? 生:裂谷、海洋 师:对。例如,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就形成了红海和东非大裂谷。 (多媒体展示图片)东方裂谷带示意图 师 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做一个。 生自主填写板 书:师在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但在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较为活跃,多火山、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2004年12月28日的印度洋海啸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海底地震而造成的。(承转)由上可见,内力作用会引起地壳运动,我们到野外去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地壳运动的“足迹”。这些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位、变形常常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地表岩层并不都是平坦的,而往往是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板 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思考: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何不同?生 背斜向上,向斜向下弯曲。师 对。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那么,是否都是这样呢?请看动画。(播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模拟动画)生 观察形成过程,合作探究成因。师 (指图总结,突破难点)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而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面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多媒体展示) 师 我们了解地质构造规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胜利油田的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探测到的。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建大型工程时应避开板块断裂处,以免诱发地震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促使其变化的力量分别来自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即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