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阶段,尽可以对五年(或.doc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阶段,尽可以对五年(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阶段,尽可以对五年(或.doc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一个阶段,尽可以对五年(或 六年)的教学工作满打满算,而于学生在中学的发展那是不关己任, 后话而已;中学的又是一个阶段,大学的又是一个阶段,而大学的导 师们似乎也不必太在意学生日后的语文水平的发展……如此这般的几 个轮回,中国的国民素质就丧失殆尽,汉语的发展就青黄不接了—— 我们确实没有必要谈得那么远,只要看看我们的山区的小学生到中学 以后的语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就足以让人忧心忡忡了。 据了解,很多山区的小学教师是由非正式师范毕业生去充当的, 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学历都未能达到。这种情况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 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的疮疤。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工作的这一学 区的一些村完小和村小的学生到了中学以后,竟有很大一部分是连拼 音也读不准确的,让中学教师不得不重新改正他们的发音:但是又谈 何容易呀!小学时既然一锤定了音,现在要改恐怕精力要花上好几倍, 再加上中学的教学任务,那么中学教师又如何能够应付得好呢?当然, 如果问题仅是拼音的不准确一点,那也不怕最终得不到解决,只是 “遗传病”太多了,而且是大片区的出现,事情就显得更加棘手了。 换一个方面来考察,即使是小学的教师们很好地完成了他的本职,也 不等于就不会给中学留下“后遗症”。现在的教材是由个别人编订的, 即使没有很大的出入而能够使得各阶段的内容以及训练的目标衔接起 来,也就是说编者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又怎么能够保证几本不尽不 实的参考用书就使分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教师明确他们的 编写意图呢?也许我们不必死抱教材不放,或者大家可以静心坐下研 究一番,讨论出一套适用地方实情的方案,或者再由地方编写一套乡 土教材对教学加以补充——但无论如何,这些方案和补充也都是很容 易使我们各位教师犯下前面提到的失误:缺乏最起码的连贯性,使各 年段教学孤立起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面对的还不是教材的优劣问 题,而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立场,是教师们的对语文教学的思想认 识,是大家对语言学习运用的规律的剖析深入与否。 而且,如果要说现在对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的要求,我想不是用我 们常提到的几个类似于板书设计、语言表达这些标准就可以衡量的得 清的,即使是目标的落实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瞎子 摸象?我们把大目标留给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去完成,自己只顾着照 本宣科,美其名曰:“依照大纲的要求”,我们的在职教师这一应是 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什么时候又去过问这一大纲的合理性了呢!这情 景就好像以前的“八股文”,几个人发起,皇帝说有理,然后大家也 就说有理,这么延续流行了几百年——中国的知识分子仿佛一直很是 孱弱,惯于叫人驱使,过去如此,现在也没有多少改变。 举个实在的例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文体”和“体裁”的 问题十分模糊,其间规定了“记叙文单元”、“说明文单元”、“议 论文单元”、“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诗歌单元”、“戏剧 单元”等。然后我们的教师也糊涂了:认为记叙文者与小说天壤之别 乃有不可逾越之鸿沟,以为杂文者应归议论一类而不可跻身散文一族 也。再然后学生更是糊里糊涂了:要求写记叙文时写了一篇小说,将 被告知“不可造次千万要据实录事”;要求写散文时多发表几句自己 的看法却被警告“散文要优美而抒情才行”!我想最可怜的应该是我 们的那些学生,当然在当年我们自己也曾经深受其害,然而我们已是 敢怒不敢言,焉有让我们的后辈再大说其话的道理?! 再说我们现在教学的古文,比前几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记得以前某一时期我的语文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过,古文的教学只 会慢慢地消失,因为它的用处已然不大而害处赫然不小呵!古文读得 多读得透的人,都站在一个队伍里反对现代的学校把这些东西作为重 点来教学。偏是我们的考试要考,我们的教材当然也不能落后(我曾 听一位教师戏说,“素质教育”永远在前,“教科书”居中,而“考 试”死追不放!),只好拼命地夸说这些古董里面的思想如何如何高 明,文句如何如何优秀,文理如何如何清通,仿佛在现代的文学创作 上我们永远落后于古代,现代人的思想永远不可与古人相媲。或者说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文明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或者说这 是怕日后没有后辈能够继续研究我们的祖先遗产——我们姑且不去讨 论这些说法是否站得住脚,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想得通这样一个道理: 在现今世界里,如果一个民族仍把她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过去的 眷恋,而不去多多感受历史车轮的如飞速度,最终将是得不偿失!据 我的揣度,像我们这样在一本初级的语文教科书里既教现代文,又教 古文的国家终是很少的吧。周作人先生在他的《古文学》一文开宗明 义讲得很好:“研究本国的古文学,不是国民的义务,乃是国民的权 利。”而我们在要求我们的每一位国民都应具备古文化研究的潜在素 质:“通假字”(错别字的美称,是古代手民的误植也未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