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ppt
科举制度: 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以来一直以推荐为主,结果推荐出来的人绝大部分是大官僚和地方豪强的子弟。他们世世代代把持着政权。隋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分科举行,所以叫做科举制度。 秦 朝(秦始皇时期) * *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 第一节 隋的统一 教学目标: 1、 隋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定。 2、隋朝大运河是南北交通大脉,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联系。 3、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的创建,对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 制作课件的目的: 在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作用于教学。 重点难点: 大运河的开凿。 三国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对峙简况 主要特点是: 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投降 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 第一节 隋的统一 隋 的 建 立 581年,北周的相国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定都大兴城,年号开皇。589灭陈,统一全国。 思考: 1、隋统一的原因 2、隋统一的作用 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答案:A B C D A.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D.隋文帝杨坚的决策正确 隋统一的作用: A、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安定和社会发展 D、促进经济发展 E、为唐朝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答案:A B C D E 今天的大运河 隋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一、大运河的开凿 永 济 渠 渠 济 通 邗沟 江 南 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大兴城 六省:流经现代的六个省份,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前提: 物质基础: 国家统一 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积聚了大量财富。 隋朝政府要加强对远离都城地区的控制,要加强南北的联系,必须解决交通问题。 思考: 开凿大运河的 利弊 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加速了隋的灭亡。 利 弊 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隋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前者是中央行政机构组织,后者是选拔官员的办法。 三省六部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州 县 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打击了没落腐朽的士族,因此科举制度的创立具有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的作用: 思考: 秦朝、汉朝、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汉 朝(汉武帝时期) 在政治上: 在经济上: 在思想上: 在军事上: 颁布推恩令,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派刺史监查地方官员,重视人才。 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反击匈奴。 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在政治上: 在经济上: 在文化上: 在思想上: 在军事上: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网络安全宣传PPT课件.pptx
- 雅马哈PSR-230说明书.pptx VIP
- 观看阅兵心得体会.pptx
- 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学习精品课件.pptx VIP
- 第8课 在实际中提高认知能力-【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质量保证大纲 (2).pdf VIP
- 中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其翻译.pdf VIP
- 第9课 创新增才干-【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pdf VIP
- 选必1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精品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