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个性与组织【阿里斯 】.pdf
个性与组织
个性与组织
个个性性与与组组织织
前 言
在工程学院、商学院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课程设置
中,把行为科学作为必修课日渐得到大家的普遍赞同和广泛开展。从
事相关教学和研究的人们,对于了解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原
因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组织与管理领域呈现出来的一
个重要趋势。
6
在过去的 年里,我帮助一所工程与商学院确定其行为科学教学
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政治学等。通过这( )
项工作,我愈发意识到同事们对行为科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深度以及
潜在意义了解得并不是十分清楚。并且,许多学生认为,心理学或社
会学等一些传统课程讲授的内容很少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此
感到十分沮丧。很多人也在怀疑,是否能够从工程学院或商学院学生
的兴趣出发,来整合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和了解大家的兴趣所在,我发现,尽管在行为科学研究
领域,有许多人承认行为科学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人还建立起自己的
研究部门,但是,对这些学科的独特性及其潜在意义有清楚认识的人
却寥寥无几。
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尽可能全面地综合目前实践中已经
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好是遵循某种框架,让一些更有意义的模式呈现
出来。倘若有人这样做了,可谓一大贡献。
本书则是我为综合现有组织中人类行为的已有研究文献而迈出
的第一步。我希望,这样的纵览全局,能够为推动组织行为研究在今
后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体系奠定基础。我开展这项研究并不是要设法
提出某种成熟的理论,因为有三:一是,不可能单靠某个研究者的一
己之力就提出一套成熟的理论。二是,就理论创立所必须依靠的实证
研究成果而言,行为科学现有的研究本身尚不成熟。许多公开发表的
专题性研究论文都声明,其得出的只是一些初步结论,就说明了这一
点。而且,也还没有哪一项研究深入到了能够达到科学研究标准所要
求的程度。三是,显然尚有许多领域还未被探索,而对这些领域的认
识程度对于形成一种理论来说至关重要。
读者可能会感到疑惑,既然该领域的研究如此不完善,为什么还
?
要出版这样一本著作 我的回答是:首先,这是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其至少已发展成为一种可供应用的理论,并且
利用该理论可以阐述现有知识,同时还能够指出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
域时,才可谓成熟。其次,为了推动行为科学的发展,使其早日成熟,
需要有人做出种种的努力和尝试,其中也包括这样对现有成果的综合
性研究。再者,我对此也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为一种理论的创立奠定基础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想搭
建一个平台,尽可能多地将现有文献罗列出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而且还不影响每项研究各自得出的基本结论,难度就更大。
做这样一件事至少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仅仅依靠那些屈指可
数的文献,集中提出一种理论模型,然后依据该模型得出一些符合逻
辑的推理 最好采用数学语言 ,据此说明、预测以及 或者 拓展并不( ) ( )
宽泛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二是利用一个理论平台,最大限度地包容
现有文献,但此理论平台的支点并没有前一种方式所用平台的支点那
么有力,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相对弱一些。
之所以选择后一种方式,原因有很多。其一,据我所知,至今尚
未有人采用过这样一种全局观点;其二,科学家对采用前一种方式所
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后表明,那些成果并不像用复杂公式推导出的结
果那样在逻辑上站得住脚,也得不出众多的经验,因此说服力不强;
其三,如果没有人采用纵览全局的方法,那么该领域取得的许多成就
便有始终处于七零八落状态的危险,并且可能永远也无法认识到这些
成就综合在一起后所能产生的影响;其四,通过采用纵览全局的方法,
能够详细掌握目前已经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数量有多少,哪些方面
还有待于研究。最后,正如卢因所说,通过采用渐近法,人们能够把
事物逐渐细化,从而了解到按照科学的标准,采用纵览全局的方法进
行研究应该达到的深度。经验表明,如果一开始选用的文献有限,而
先采用“有深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再试图扩大研究范围,
这样做是难于实现的。
本书主要面向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尤其是工程学院、商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