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题: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docVIP

训练题: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题: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doc

训练题: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文言实词着重考查:①字的通假;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①词性(用法)改变(活用)。文言虚词着重考查:①根据虚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它的意义;②了解虚词的作用;③通过朗读来辨析虚词的用法。 难点:文言实词的难点是:①掌握词性(用法)的变化;②古字通假的两种方式(同义通假字近音通假字);③古今词义差异的三种情况(词义范围变小、变大、词义转移)等。 文言虚词的考查难点是:①熟练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②会辨析语气助词在句中(句末)表达的语气 考点:中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考查,客观题、主观题均有。考查方式上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具体释义,二是判断正误,三是单项选择,四是比较后举例或作辨析。考查阅读材料来源于初中课本所学习过的课文。 【经典范例引路】 例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④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 )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揣摩判别。以上七个词,有的用它的本义或引申义,有的是通假义,有的是词类的活用。答案为:①了解、怨恨;②通“弼”,辅佐;③边境;④喂奶,名词作动词用;乳头;⑤通“饲”,喂养;⑥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例2 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③乃入见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⑤非死则徙尔 ⑥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⑦问之,则曰 ⑧吴广者,阳夏人也 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⑩貌若甚戚者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且”、“乃”、“则”、“者”等几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答案是 【基础知识训练】 (A卷) (满分100分) 文段(一)《论语十则》 (2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好。” 1.文中通假字有: (2分) 2.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试分别举两例。(4分) 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3.有很多成语出自本文,试写出三个来,并解释其含义。(6分) ① ② ③ 4.“而”字的用法:A.表顺接 B.表转接,区别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字母。(5分)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⑤学而不思而罔。( )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则说明了 的道理。(2分) 6.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则是 。(2分) 文段(二)《扁鹊见蔡桓公》(18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问:“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①今在骨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