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北晨学校初中部八年级教学案.doc

涿鹿县北晨学校初中部八年级教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涿鹿县北晨学校初中部八年级教学案.doc

涿鹿县北晨学校初中部八年级教学案 科目:物理 序号 主备人 杨劭琨 教研组长签字 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总课时数 2 第____1__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探究讨论 归纳总结 讲解分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备课时间 8月30日 授课时间 年级主任签字 教学环节 明确学习目标,列出自学提纲,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当堂训练,知识扩展,能力提升,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 学 反 思 涿鹿县北晨学校初中部八年级教学案 科目:物理 序号 主备人 刘会春 教研组长签字 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总课时数 2 第___1___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探究讨论 归纳总结 讲解分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备课时间 8月30日 授课时间 年级主任签字 教学环节 明确学习目标,列出自学提纲,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当堂训练,知识扩展,能力提升,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 1 课时 序号 教学过程设计 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提出问题 ①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②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 ③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 ④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 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又因为不同的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不同,因此我们把凸透镜的焦距(f)作为参照距离。) 2、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做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在10cm)。如果凸透镜的焦距未知,我们将怎么办? 3、教师演示实验,说明注意事项: A、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向学生说明物距(u)、像距(v)。 C、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 D、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成表。 E、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 4、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5、成实像时,学生观察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象将随之光屏上烛焰的象将随之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厘米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极高的一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______和______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是为了使象______。   2.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厘米。   3.当烛焰离凸透镜30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_____移动,光屏在某一位置上会呈现一个清晰、______、______、______象。   4.当烛焰离凸透镜15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_____移动,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_____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