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doc

渭河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渭河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doc

渭河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基础知识和运用(26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2分) A.妖娆ráo 襁褓qiáng 亵渎xiè dú 成吉思汗hán B.骈进bìng 扶掖yè 枘凿ruì 强聒不舍guō C.隐晦huì 潮讯xùn 恣睢suī 重蹈覆辙zhé D.拮据jié 即使Jì 嬉闹xī 五行缺土háng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风骚 禁固 一代天娇 廓然无累 B.暗哑 渲嚷 润如油膏 脑羞成怒 C.陨落 凌驾 断章取义 无与伦比 D.睿智 忐忑 刻尽职守 怒不可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分)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白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小说。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篇小说。 .《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D.《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B.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晒化。 C.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高高的擎着,像一支路标。 D.我们要坚决清除革命队伍里的蛀虫。 7、填空(分) ①《沁园春 雪》中写景转入品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②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    》、《   》、《    》。 ④ ,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⑤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8、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分)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仿句:书是             。书是             。 (一).读书养气 (13分)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