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表面Ni-Al-Fe涂层组织和性能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13钢表面Ni-Al-Fe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闫忠琳,叶宏,赵玮霖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中国,重庆,400054 Email: yehong@cqut.edu.cn, yzlin@cqut.edu.cn 摘要:在H13钢表面电刷镀Ni后900℃×4h粉末渗铝,得到Ni-Al-Fe复合渗层。研究了渗层的 成分、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研究表明:H13钢表面电刷镀Ni后粉末渗铝能获得表面均 匀致密的涂层。渗层中形成了NiAl(Fe)和Ni2Al3(Fe)金属间化合物。渗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 性。 关键词: H13钢;电刷镀Ni ;渗铝;组织;性能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Al-Fe Coating on H13 Steel Zhonglin YAN, Hong YE, Weilin ZHAO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 The Ni-Al-Fe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epared by brush plating Ni on the surface of H13 steel at first, and then aluminizing on that coating using solid powder at 900 ℃ for 4 h. Th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aluminized coatings were studied .NiAl(Fe) and Ni2Al3(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can be found on the Ni layer after aluminizing. The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coating are improved markedly. Key words: H13 steel; brush plating Ni; alumininizing;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H13钢是常用的压铸模具材料,在交变热应力和熔融铝、镁合金的冲刷和腐蚀作用下, 模具表面易产生热熔损、高温氧化和热疲劳等破坏[1-2] 。表面处理是改善其性能的重要途径, 目前常规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渗氮、软氮化、渗硼、PVD及CVD等,这些方法都是在模具表 面生成新的化合物层,从而不同程度地降低铝液对模具的熔损作用,提高了模具高温抗氧 [3-4] 化性与耐磨性 。 本文采用镀-渗相结合的方法,在H13钢表面先刷镀Ni层,然后在镀Ni层表面进行粉末 法渗铝处理,利用Fe与Al 以及Ni与Al之间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且Fe-Al与Ni-Al 间的金属间 化合物结合强度高的特点,制备具有Fe-Al扩散层与Ni-Al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层的复合涂层。 粉末渗铝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活,成本低等优点,渗层厚度均匀且涂层和基体呈冶金 结合。 1 实验方法 将H13模具钢加工成20mm×10mm×8mm 的试样,用金相砂纸打磨、抛光,然后电刷镀 Ni 。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列于表1,镀镍层厚度80μm 。 选用200 目铁铝粉为主渗剂, NH4Cl为活化剂。Fe-Al粉预先放置于200 ℃的烘箱内烘干 5~6h,然后与1%的NH4Cl混合,并研磨2~3h 。将电镀后试样用丙酮清洗、烘干后放置于 坩埚内部中心位置,保证其周围被渗铝剂充分包埋。坩埚用水玻璃+耐火泥密封后在烘箱内 烘干后置于箱式电阻炉中,随炉加热到900℃,保温4 h后随炉冷却。 利用OLYMPUS GX51金相显微镜、JSM6460LV型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的表面及截 面进行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采用DX2700型X射线衍射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