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灵源山风景区资料.doc
灵源山风景区资料
首先欢迎你们光临灵源山旅游景区,灵源山旅游景区隶属灵源街道的灵水社区,灵源街道地处晋江市中部(东接永和镇、西靠灵源山脉,南边安海镇,北与罗山街道交界),是2003年11月设街道办事处的,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本地人口2.65万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2007年街道有企业100多家,主要涉及纺织机械、食品、橡胶、化纤等行业。
灵水社区是灵源街道最大社区,旧时,因灵源山溪涧之水绕村而流,故名“灵水”,面积5.61平方公里,社区人口近6000人,以吴姓居多,其他姓氏有蔡、张、郑、谢等,灵水是晋江著名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6000多人,其中,以侨居印尼为主。
灵源山旅游景区,主峰为灵源山,山中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是一座拥有旖旎,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名山,同时山中有以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灵源山,海拔305米,因山顶高平,唐时称太平山、鹏山,宋代有吴氏昆季隐居称吴山、吴盟山,且因山有灵泉,故又称灵源山,灵源山雄跨4华里许,北延罗裳山,象鼻山、华表山等,因高大山岭阻挡了南来寒流,使南坡得天独厚的保留着一片罕有的青岗栋,巨樟甘常绿阔叶林。
“自古名山僧占多”,相传早于隋初,就有僧人于山顶建寺祀奉观音大士,常有紫云盖上,故号“紫云寺”,传至五代(907-960),有西域高僧一粒沙由此往开龙山寺,元末明初,陈友谅举事兵败,其骁将张定边迹遁于此山,削发为僧,另“沐讲禅师”,并建新寺于山腰。
灵源山历代有不少儒山结庐读书,如唐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读书三载,林知裔孙,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人林外,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明代的王慎中、陈让、张瑞图等名士也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至今为人传颂。
这是一株千年大樟树,四季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看到这大樟树,说到它历史有千年,可能有的领导会说既是千年了,树干为什么那么细,其实不是的,各位所看到的只是它的分枝,真正的树根是在这土坡里。
1982年至1995年,灵源寺开辟了自泉安公路至寺院的盘山公路3.2公里,并在寺庙左右及山门附近奇石佳景处,分别建有坝上亭,慈济亭,四达亭等七座亭阁,与殿寺相互辉映。
而位于灵源山腰的千年古刹灵源寺,始建于隋开皇九年,西域高僧一粒沙将灵源寺改建为灵源庵,明洪武初年,陈友谅部将张定边相地创建新寺于紫云寺旁,称天公案,后寺毁于兵火,明永乐七年,旧寺左又建一 “霁云书院”,右建尼姑庵舍和夫人妈宫,并筑寺庭围墙,已经初定规模,经历代僧众保护修葺,千年古刹灵源寺现已成为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
1992年进行规划,将原寺及建于明代即将崩塌的霁云书院,尼姑庵舍等三座拆迁,扩大为一座中殿,前殿兴建一座天坛,并将被拆的3座,迁建于寺背后山地高处。现灵源寺供奉有三世尊佛、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关帝君、大圣等神像。
这是一株有百年历史的木棉花,也称胭脂花,英雄树。
中殿五开间三进深,重歇山顶,面积达462平方米,天坛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这边有十八罗汉柱、十八人物柱、龙风百鸟柱。前殿还悬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匾额。灵源山上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墨宝,中殿门上是原晋江佛教协会会长薛宝心手书的“圆通宝殿”匾。龙柱上镌刻着镏金对联,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的名联,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禅寺”匾,门边还有一对郑成功手书的楹联: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这不仅描绘了暮春烟雨迷茫的景象,更描绘了夜半时分海门渔灯闪烁的奇观。中殿供奉观音,后人称其为“灵源佛祖”, 中殿内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匾,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对联,还有左右两个由寒山寺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空大师题的匾额。
大殿前面,铺有15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广场,十分宽敞。广场前临山谷处,因势建筑起一列双层地下室,作为接待四方宾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
关于灵源寺建造的时间,很多人质疑它年代的久远,那么现在就请各位随我来看看这皇青石碑上就有灵源禅寺由一粒沙始建隋开皇九年的记载,灵源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且我们灵源寺以灵应著称,香火也远播海内外,海内外善信人士都捐资重修,这就有不少乡人捐资的名录记载,也有不少海外侨胞捐资的名录,像有台湾、印尼、新加坡等地的晋江侨胞。
各位领导,看完了圆通宝殿,现在我们即将前往参观大雄宝殿,1998年,大殿后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为大雄宝殿(后殿),大雄宝殿门上有世界僧迦协会会长瑞今法师题的“泉南名刹”匾,中供奉如来,阿难尊者,迦叶尊者,药师佛,阿弥陀佛,左右供奉护法天师。右为地藏殿,中供奉地藏王菩萨,右为道明,左为闵公(闵公是道明的父亲,在九华山献地,但道明先出家拜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