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击浏览该文件-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线索.doc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线索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学习的内容:器物(技术层面)——制度——思想文化
特点:由浅到深,由表入里,逐渐深入。
原因:①民族危机的加重: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半”)——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一战”期间)
②随着国门被打开,西学的逐渐传入;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技术层面)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缺陷)
资产阶级维新派
制度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制
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 ---- 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民主、科学 )
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A、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处在当时对外交流的前沿)
B、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知识)
②魏源: A、受林则徐影响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B、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影响:“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体用之争-——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分歧:是否学习西方的科技)
洋务派:以地方实力派为主要代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
顽固派:以中央慈禧太后为主要代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既有的文化格局。(视西方国家为“犬羊之国”“夷族蛮邦”,西学为“异端学说”,西技为“奇技淫巧”,无效仿之处。)
两派争论的结果:洋务运动
由于洋务派有较多清政府中实力派大臣的支持,慈禧太后不得不暂时支持洋务派,由此,在19世纪60到90年代,清王朝内部展开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注意早期维新派的作用)
背景: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代表人 主要观点 著作或译作 康有为 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结合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 宣扬民权 君主立宪制 《变法通议》 谭嗣同 宣扬自由平等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 倡导男女平等 《仁学》 严复 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包括西方政治与进化论思想 《天演论》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一)背景: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外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内有军阀专制统治;思想文化:启蒙思想、民主共和,尊孔复古
(二)概况:
兴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主要阵地:《新青年》;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三)、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四)、作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二、20世纪以来的四大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知难行易”学说
2.三民主义(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首次提出三大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前提)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民一律平等(核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补充、发展)
作用:(1)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建立起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权力;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
核心: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
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申请表-模板.pdf VIP
-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简本.doc VIP
- 202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344题).pdf VIP
- (人教PEP2024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北京交通大学DSP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电话拨号音检测.docx VIP
- 妇产科规培年度述职报告.docx VIP
- 【庄歌】黄沙坪矿区生产实习.doc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一种驱虫斑鸠菊提取物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杭州优迈SMART系统中文标示电气原理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