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语修辞知识
(王向东 2009年9月4日)
以下是束定芳对隐喻学的描述: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
据波里奥等人(Pollio, Barlow, Fine and Polio, 1977)的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四个(隐喻)辞格。如果将一些相关的语言创新用法计算在内,一个人一生平均要用2100万个辞格。P1
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P2
相对于日常言语的使用规则来说,隐喻是一种正常语言的偏离。诗歌中充满了隐喻,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P12
从理论上讲,隐喻可以是词、词组、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篇章。P13
在对隐喻性质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引人注目,即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P16
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P19
根据我们对隐喻的定义,只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一类事物用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就构成了隐喻,那么隐喻就可能在各个语言单位层次上出现,包括词、词语、句子和话语。根据语境特点,话语可小至单个词,可大至一个句子、一首诗、一篇文章、一组作品,等等。这样,根据我们的定义,部分成语、谚语,甚至整个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等都可以被看做是典型的、扩展了的隐喻。P37
(以下信息见尹均生主编的 《中国写作学大辞典》,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244页—269页, 1998年5月出版)
1. 修辞的定义: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依据题旨、语境和文体的需要,利用各种语言材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语言进行调整、加工以恰切地表达思想内容的一种写作活动。
修辞有广义修辞与狭义修辞之分。广义的修辞,指涉及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全部活动,包括锤炼加工语句,调整语句间的关系,乃至篇章结构的安排;狭义的修辞,则指对语句的锤炼、加工。
修辞必须遵循三大原则:适应题旨,适应语境和适应文体。
2. 消极修辞,又称“一般修辞”、“普通修辞”。以正确、通顺、清晰地表达思想内容为目的的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经过消极修辞后的语言,具有正确、明白、通顺、质朴、平实等特点。
3. 积极修辞:是指以形象生动地或深刻地表达思想内容为目的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积极地适应语境,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利用在起媒介作用的语言上的感性因素,让语言具有体验性、具体性、形象性。它是以消极修辞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修辞。选词、句式、辞格、篇章、语体、风格等都属于积极修辞的范畴。
4. 辞格:具有固定格式的各种积极修辞方式。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等。
5. 明喻(simile):明显地表示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相类似的关系的一种比喻。如“如、似、犹、若、好像、如同、仿佛、宛如、一样”等。
6. 暗喻(metaphor):又称“隐喻”。这种比喻常用“是、成为、变成、当作、化为、等于”等。
7. 借喻(metonymy):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鸪之志哉!”。
8. 扩喻:又称“引喻”。喻体和本体各自的构成有类比关系的句子而不用比喻词联结的一种比喻。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 缩喻:又称“倒喻”。本体修饰、限制喻体的词组的一种比喻。它们之间不用喻词连接。这种比喻凝练、生动、紧凑,极富表现力。如“思想和感情的羽翼”、“历史的河流”、“历史的隧道”。
10. 较喻:又称“强喻”。是“程度不等的比喻”。强调喻体在程度上超过或不如本体的一种比喻。常用“比……还……、不如、 不及、比不上、……得多”等喻词。
11. 反喻:用否定语气从反面设喻。这种比喻常用“不像……、不是……”等喻词。
12. 复喻():又称“博喻”。这种比喻同时并列几个譬喻说明或描绘本文。如鲁迅“这《孩儿塔》的出生……。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13. 回喻:先用肯定的方式提出正文或譬喻,接着加以否定,最后引出正文或譬喻。
14. 比喻的远缘结亲法:用可比性很小或可比性非常隐蔽的两个事物构成比喻。
15. 比喻的化实为虚法:用不能凭五官感受的事物,或非客观存在的虚幻形象作喻体。如“神姿仙姿桂林的山!”。
16. 比喻的化虚为实法:与“15”相反。如“我突然感到精神的苍白”。
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T3202-2020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pdf VIP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点.doc VIP
- 安全生产百错图.pdf VIP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点.doc VIP
- DB14∕T 2143-2020 养老机构介护老年人护理风险防控规范.docx VIP
-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pdf VIP
- 体育赛事经济效益价值评估导则.docx VIP
- 探秘云南:地域差异下的并殖吸虫病原学解析.docx
- 学生发展指导手册(最新版).pdf VIP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笔录询问要点.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