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北京房产交易中的中保人
——以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吴丽平
清朝以降,随着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商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以及外来人口流动
的逐渐频繁,京城房产交易也日趋活跃,城中富宦置房为业、城内居民赁房取租为生,日常
的房产交易不在少数。①在房产交易中,除交易双方外,还需若干中保参与其中,来撮合双
方交易,商定契约条款,以及确保条款得到有效履行。国外学者杜赞奇、黄宗智、岸本美绪,
大陆学者梁治平、李金铮、史建云等人,就乡村社会中保的诸多方面展开讨论;②而就清代
北京房产交易中的中保人,张小林、刘小萌和丁世华在各自的专题研究中也有涉及。睁然而,
上述研究尚不能反映清代北京中保的全貌,在揭示中保的城市特征方面也有待深入。本文试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房契及相关资料,就契约中的中保,及中保的称谓、职能、身份及
关系网络、铺保等方面加以考察,以此呈现清代北京中保的多个侧面。
一、契约中的中保人
在中国传统的契约文书中,中保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件,它广泛存在于民间各种类型
的契约中,这同样适用于清代北京房产交易。④
在买卖契约中,无论是经官方税契的红契,亦或民间私定的白契,均有中保人参与其中,
并扮演重要角色。@例如,顺治十八年(1661),王应相将东城崇南坊一牌三铺房产卖与纪
某名下,由中见人闫德玉、龚永图和官房牙袁礼见证画押;⑥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应
①“京师富宦,以置房为业甚多”(道光都门纪略),见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
十六年, 第165页;“何来多僦寓,名利羁其身。土著取租值,微薄堪养亲”,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
七,上海吉籍出版社1984年,第827页。
Du椭)《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
②参见(美)杜赞奇(Prascniit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日)岸本美绪:‘明清契约文书》,收录(日)滋贺秀三、寺田浩明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日)岸本美绪:《明清契约文书》,收录(日)滋贺秀三、寺田浩明编:明
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史建云:《近代华北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
载王先明、郭卫民主编:《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2年;李金铮:《20世纪上
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的中保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③张小林《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刘小萌指出北京旗人房产
交易时,由佐领、领催和骁骑校共同充当中保人,突出京城旗房交易的特殊性(见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
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896—897页);丁世华考察了民国年间房产中介与房纤的活动(见
丁世华:《旧京房产交易中的中介与房纤》,《北京房地产杂志》,1995年第12期)。《北京志·市政卷·房地产
志》对房产中介的历史演变有概括说明(见张明义等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房
地产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72.176页)。
④参见(日)岸本美绪:《明清契约文书》,收录(日)滋贺秀三、寺田浩明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
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⑤按照清户部律例,“凡买田地房屋,必用契尾,每两输银三分”,即田房交易税额,为每两征税三分,完
税后的契书,被钤盖官印、粘连契尾,连同根底契,构成一套完整红契;与之相对,私下订立、未至官府
投税者则被视为自契。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特藏库,第一函。
贵同侄子任暹将中城中西坊头铺12问房,顶卖与乔尚长名下,中保人卢奉吾、李近公等十
人签字画押,官牙、总甲参与其中;Ⅲ乾隆五十一年(1786),强尧光将西城宣南坊头铺将
军校场五条胡同房棚16问半,卖与丁某名下,深知情底保人黄明龙、张德宗,中保人孔廷
章、阎口奎、赵春宣等五人,以及房牙陈禄鹏和总甲田瑞一同签字画押;②光绪十四年(1888),
内务府厢黄旗候补郎中韩恒芳,将祖遗铺房一处,卖与韩宅毓珍名下,说合中保人赵治亭,
细知情底人陈广泰、吕七、邵清泉三人。@
补税契在房契中占有一定比重。补税契指因原契丢失,或因修筑或添盖房屋,或民间
私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