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派语文,感受苏派语文教学艺术.docVIP

走进苏派语文,感受苏派语文教学艺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苏派语文感受苏派语文教学艺术 ?2012年3月30日-4月1日,在县教研室刘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学习。 苏派教学清简灵动、厚实精致,具有江苏独特的地域人文风格。本届论坛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和《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是“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初高中一线教师,省市县教研室老师,全省知名的特级教师如洪宗礼、陆志平、杨九俊、成尚荣、王栋生、陈国祥、曹勇军、黄厚江、唐江澎等。 31日上午,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由省教研室教研员朱芒芒老师主持。在开幕式上,朱老师首先介绍本次论坛的宗旨是总结、宣传、推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的优秀成果。江苏省中语会陆志平会长呼吁要让懂教育的人去办教育,不要套用经济管理的方法去管理教育。讲话虽然平实,但是充实,显示了一个学者扎实的学养!朱芒芒老师还宣读了上海《语文学习》杂志社发来的贺信。 下面是开幕式后的三个主题报告概述: 一、洪宗礼老师(著名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 洪老先生誉满华夏,德高望重。他自称是70年的人,发言睿智幽默。 题目:《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 【内容概要】 (一)效率问题 要让语文教育安静下来!?现在的语文教育静不下来,有三个因素:①社会政治的原因;②应试教育的因素;③语文教育本身的矛盾。 语文自身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首先是教材,其次是课堂。语文教师不要做跟风派,要勇敢地把语文教育的责任领过来。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要把内涵丰富的经典文本肢解为碎片,要让学生真正去享受真善美。 (二)课堂教学问题 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塑人。要塑造有健全人格、文明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语文教师要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 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是: 境界一,浸透着教育之爱。   境界二,蕴涵丰富多彩。   境界三,知、情、意、行完善统一。   境界四,富有教育智慧和灵性。   境界五,严谨扎实又不乏灵活。   境界六,课留“思”地,富有弹性。   境界七,始终有追求感,新鲜感。   境界八,协调、和谐、民主化。   境界九,序而有变、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境界十,如话家常,平易朴实。  (三)达到理想境界的四个条件: 1、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 2、提高教师的综合语文素养,修炼驾驭课堂的应对能力。 3、运用哲学辩证法处理各种矛盾,避免走弯路、走极端。 4、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努力体现语文课的个性特征。 二、王栋生老师(著名杂文家,南师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王老师介绍他的灵魂在城墙根,现在每天在那儿散步两小时。他虽然已经退休,但思想依旧活跃、深刻、敏锐,成为论坛的最大亮点。他以一向的冷峻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给本次论坛泼了一些冷水。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精练深刻,直指本质,又幽默,给人启迪。比如: 什么叫苏派?流派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思想传播,更是少数人的政治诉求。在意识形态高度统一的情况下,教学风格、教学艺术上出现一致是有可能的,但流派能否出现还是问题。用行政区域来作为教育特征的命名,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如果将来有藏派、疆派、蒙派,谁会更着急?早些时候有京派、海派、闽派等说法,是否有必要提苏派?那种跟风式的做法该怎么去评价?过于强调派,视野就会狭窄。 一切教育教学都不可能是流派的特点。你可以尊重自己,但不可以夸大。这里所体现的是整个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教育界迫切需要一场启蒙运动。 另外,他还提出—— 语文教材不是最重要的,一张报纸也可以上语文课,最重要的是教师。 目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学生都不读书。 我们的体制说来也怪,现在居然连教育家也可以“培养”了。其实优秀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来的。教师千万不要等着被“培养”,应该非功利地阅读,自觉地学习。 现在的教育官僚作风很严重,自由独立的思想越来越少。语文教育已经成为名利场,就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好多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考试一来,什么都免谈。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把教给的东西忘掉,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他讲到汶川地震后,应试教育恢复的相当快,在汶川时,他亲眼看到地震还没结束,旁边是一边废墟,废墟旁边就有教师在站着上课。连地震都消灭不了应试教育,他相当痛苦。) 我是一个退休的人,我不怕得罪人。……本次活动,没有入场券,还进不了门。本次活动,很多教师也根本没有机会来……把我这样一个还没有思考好的人拉过来讲话,以后要避免这种情况。 我们教育界,教师群体,迫切需要一个启蒙时期。 (这是王栋生先生的结束语,发人深省。说完这句话,因为年纪大了,他蹒跚着离开会场,牵动所有普通教师的眼睛,很多人是目送着他离开会场的!?总之,王老师的话使人警醒,给人智慧,教人思考的方式,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