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广东研究及其学术意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的广东研究及其学术意义.pdf

广东社会科学 2015年第2期 梁启超的广东研究及其学术意义 徐燕琳 [提 要]梁启超对广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他往往以广东为中国的个案 或缩影,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立其理论学说。他不遗余力地宣传他所崇敬的陈献章、陈澧等乡贤大学, 广泛关注广东历史、地理、民族、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等各方面 问题,其佛教海路传入、袁崇焕 等研究都是近代学术史上开创性的成果。梁启超从感情上、学理上充分肯定和殷殷期许广东和广东文 化,以之为中国和 中华文明的组成,自尊、 自信而不 自外,自觉承担起对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责 任。其相关论述与他的爱国救 国心、国家民族观念、全球视野密不可分,也是梁氏思想和行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 [关键词]梁启超 岭南文化 广东研究 新民 大国民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 (2015)02—0111—09 梁启超虽 自称 “乡曲陋学”④、但对家乡广东和岭南文化极为 自豪,从小孕育了爱国之志, 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尝 自述 :“余乡人也。于赤县神州,有当秦汉之交,屹然独立群雄之表 数十年,用其地,与其人,称蛮夷大长,留英雄之名誉于历史上之一省。于其省也,有当宋元之 交,我黄帝子孙与北狄异种血战不胜,君臣殉国,自沉崖山,留悲愤之记念于历史上之一县。是 即余之故乡也。乡名熊子,距崖山七里强,当西江人南海交汇之冲,其江 口列岛七 ,而熊子宅其 中央,余实中国极南之一岛民也。先世 自宋末由福州徙南雄,明末由南雄徙新会,定居焉。数百 年栖于山谷 。”② 梁启超家乡新会县茶坑村,南向正是崖山海 口。幼时祖父梁维清以宋明义理名节教贻后昆, 时举 “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教其 “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梁启勋记, “每与儿孙说南宋故事, 更朗诵陈独麓 ‘山木萧萧’一首,至 海‘水有门分上下,关山无界限华夷’,辄提高其音节,作 悲壮之声调,此受庭训时之户外教育也。”乡间亦以忠义相尚,世代宝藏清初一异士所赠忠臣孝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中国古代戏曲文体观念生成嬗变研究” (项 目号 13BZW101)、教育部人 文社科研究规划项 目 “岭南戏 曲与岭南文化生态研 究”(项 目号 12YJA760077)的阶段性成果。 子图画,每年灯节在北帝庙展览。⑤ 崖山之战,是宋人的生存之战,更是尊严之战。它源于炎黄子孙从屈原 自沉、田横五百壮士 以来,在 “三不朽”、“富贵于我如浮云”、 “舍生取义”、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等人文熏陶 下 ,在传统意义上对生命 自由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梁启超 以崖山为故乡,为国人 “悲愤之记 念”,崖山精神照耀后世,也更加激发和凝重了梁启超的家国观念和 自由思想。 一 、 梁启超对广东的研究 梁启超的广东研究首称对学术发展的梳理。其 《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十四 “广东”一 节始于明中叶陈湛之新会学派,清则以嘉庆年问学者陈昌齐为粤中第一学者,除介绍其传统研究 外,尤赞 “善算学”。继而说明阮元督学两广、创立学海堂,造成 “粤学乃骤盛”、才学特出的 状况,着意介绍了校刻 《粤雅堂丛书》的谭莹、著述 《汉西域图考》的李光庭和精于算学、光 学的邹伯奇等人。梁氏很推重咸同间的两位大师陈澧、朱次琦,以及朱氏弟子简朝亮、康有为, 认为简朝亮折衷汉宋,康有为是新思想的先驱。另述其友黄遵宪及其 《日本国志》,又称朱执信 “以学术辅革命” 。此文刊于 《清华学报》1924年第 1期首篇,虽发表在丁文江 《历史人物与 地理的关系》④一文之后,而影响亦广,更是最早的广东文化地理的研究,“高度肯定近代广东学 术文化在全国地位”⑧,致 “清代中叶以后,粤学乃骤盛”为当时文化地理学者所认识。⑨文中梁 氏对学术的意见已经超出传统的范围而注重 自然科学,对推动社会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新思 想、新技术很是推崇。这是他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思想文章的延伸 (如是著列有 “历算 学及其他学科”等 目),亦于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在 《儒家哲学》 “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中对广东学术另有一段说明: “阮 (阮 元)作官很大,到的地方亦很多,学问不如东原,而推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