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应用仲景方点滴体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治疗皮肤病应用仲景方点滴体会 华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100053 清代医学家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 六经之节制”。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体系,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六经辨 证体系涵盖表里阴阳,五脏六腑,气血营卫。由此可见“六经为百病立法”不是虚谈。这在理论认识上, 无疑也是一次大的飞跃。皮肤病虽有形于外,必诸于内。因此经方治疗皮肤病有其理论基础。伤寒论主 要阐释人体外感寒邪后一系列不同的病理反应,虽与皮肤病病机有时相合,但皮肤病毕竟是皮肤病,与 伤寒有着不同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只是在某一阶段与感受寒邪后人体反应的病机相同,故l临床可以 用之,疾病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也有着特殊性,因此临床中不能把经方治疗皮肤病的某些特殊性的东 西当作普遍性的东西在临床应用。归根到底还要把握病机辨证施治。现举几个经方为例,交流一下经方 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l腹壁游走性静脉炎案 9 9 患者王××,男性,43岁。于1 3年5月20日 主诉:腹壁条索状肿物反复发作二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近2年腹壁条索状肿物反复发作,近10天左侧腹壁纵向约lOcm条索状肿物, 压疼(+),皮色正常,活动时局部略觉不适。纳可,二便调。眠可。体检:左侧腹壁纵向约lOcm条索 状肿物,皮色略红,压疼(+)舌淡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蚯蚓疮(气滞血淤)西医诊断:腹壁静脉炎 治则:清热燥湿活血 处方如下:苍术9黄柏9薏米15川牛膝9地龙9水蛭3忍冬藤12萆薜12七剂每日一剂,日服二 次。 2003—5—27二诊,服药一周后肿物压痛无明显变化,治则改为理气化瘀柴胡99、枳壳99、赤芍 99、川芎99、香附99、郁金99、桔梗99、忍冬藤159、连翘129、生甘草99。 2003—6—13三诊,服药一周后肿物压痛明显减轻,条索状肿物变小。守方7剂后随访药后已愈。 按:四逆散出tl《伤寒论》“少阴病篇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 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四逆散治疗阳气 郁结不能达于四末,病机为寒凝阳郁。从方药角度来看,四逆散为疏畅气机之剂,四逆散由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四药等分组成。内经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柴胡配枳实一升一 降,柴胡配白芍一出一入,故四逆散为调理气机之主方。清王清任创制血府逐瘀汤以四逆散加桔梗、牛 膝进一步加强了气机升降的作用,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多发于四肢静脉和胸腹壁静脉。下肢浅表静脉炎多用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而显 效。而此法用于治疗胸腹部静脉炎效不明显。二诊改变治则,治以理气化瘀而取效。清·高秉钧在《疡 科心得集》例言中所论:“盖以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湿,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 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 同一种疾病发病部 位不同,病因不尽相同。胸腹部属中焦,故治疗方药以理气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切合“上焦多风,中 焦多气(郁),下焦多湿”之意,故临床取效。 2慢性荨麻疹案 患者孙某女性43岁2003年11月5日 主诉:周身反复发风团一年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近一年周身反复发风团,曾服中西药治疗仍控制不理想,反反复复,遇凉加重, 患者面白少华,冬季手足凉,夜尿2次,经前及经后腰痛及小腹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双尺沉弱 45 中医诊断:隐疹(肾气不足卫外失固)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治则:温肾固阳 处方:熟地黄18、山药9、山茱萸9、泽泻9、丹皮6、茯苓6、桂枝3、制附片3、七剂 2003年11月12日复诊,诉服药后三天后风团明显减少,继服前方14剂。 两周后风团已无新起,随访未再复发。 按:关于荨麻疹病因病机,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日:“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并在《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指出:“脉浮而洪,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荨 麻疹的风团时起时消,中医辨证属风象。六淫风邪致病必有其内在原因,即卫气的不足,卫气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