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酶制剂磊淼剥襞糕祸而丽丽『—————————————一
饲厕纤维素酶厦其座厕研究进展
吕东海1,周岩民2,李如治2
(1.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519060;
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的一类酶的总称。本文垒面论述了纤维素酶的组成与分
类、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纤维素酶的来源和S-业生成、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纤维
素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纤维素酶;功能;生产;应用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廉价、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全世界每年的植物体生成量高达1500亿t干物
质,其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总量为850亿t(汪维云等,1998)。随着世界人口的骤增,资源面临短
缺的危机。如何有效的利用纤维资源对解决环境污染、食品短缺及能源危机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利
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纤维素酶于1904年在蜗牛消化液中最先被人们所发现,1945年在微生
物中发现了此酶,此后,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便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
剂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纤维素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近十年来,开始作为饲料
添加剂应用到饲料工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主要就纤维素酶的结构、功能特性、应用研究现
状及前景作一综述。
1纤维素酶的组成与分类
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的一类酶的总称,是一个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复杂酶系,主要来自于
真菌和细菌。根据各酶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1)葡聚糖内切酶(1,4-口-D-gluam
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pl,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
端的小分子纤维素;(2)葡聚糖外切酶(1,4甲-D-出cm
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水解
痦水解成葡萄糖分子(Reese等,
纤维素酶
2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纤维素酶分子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lulose.binding
(1)催化结构域:呈球形,主要体现酶的催化活性及对特定水溶性底物的特异性。内切酶的活性
位点位于一个开放的裂1:3(cleft)中,它可结合在纤维素链的任何部位并切断纤维素链。外切酶的活性
位点位于一个长环状通道中,它只能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纤维二糖。
(2)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在纤维素酶中位于肽链的氨基端或羧基端,通过连接桥与催化结构
lo个家族,大部分的CBD位于家族I、Ⅱ、Ⅲ。人们推测,CBD可能通过芳香环与葡萄糖环的堆积力
吸附到纤维素上,由CBD上其余的氢键形成残基与相邻葡萄糖链从纤维素表面脱离开来,以利于催化
维小体(celluosome)吸附纤维素的。
(3)连接桥:连接桥主要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也可能有助于不同酶分子间形成较为稳
定的聚集体(阎伯旭等,1999)。细菌纤维素酶的连接桥富含脯氨酸、苏氨酸,而真菌纤维素酶的连接
维素酶有两个酶切位点可将CBD与连接桥分别切去,而真菌纤维素酶一般只有一个酶切位点可将CBD
与连接桥一同切去(阎伯旭等,1999)。
3纤维素酶的来源和工业生产
3.1微生物来源
3.1.1真菌源
所有能分解晶体纤维素的真菌,均能或多或少的分泌纤维素酶,所以纤维素酶的真菌性来源非常
广泛。目前研究和生产中采用的菌种大多是木霉、曲霉和青霉等。有人综述了纤维素酶的来源,认为
绿色木霉的得率最高(h登攀,2000)。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是通过对已知纤维素酶产生菌进行诱变,
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克隆出真菌的纤维素酶基因,将其与高效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和染色体
起始位点融合则可表达,并且表达量增加;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纤维素酶分子进行改造,增加其
活性并提高耐受性。
3.1.2细菌源
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如纤维黏菌、热纤梭菌及纤维杆菌等亦能分泌纤维素酶。但由于细菌
纤维素酶量少(低于0.1g/L),且产生的酶属胞内酶或黏附在细胞壁上,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很少用细菌作为纤维素酶的生产菌种。不过近年来国外亦有利用纤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 第四版 项目3 文件和目录的管理.ppt VIP
- 医学课件-肝功能衰竭.pptx VIP
-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肝功能衰竭医学科普.ppt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VIP
- 《肝功能衰竭》课件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通桥(2014)2132-Ⅳ(跨度31.5m) (附条文及目录 ).pdf VIP
- 儿科学麻疹病例分析,病例导入法.docx VIP
-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4012NDS00 NDS试验测试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