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4潜在有害微量元素淋溶析出研究.pdf
第7卷第4期 高校地质学报 v。l7 N。4
:!!!圭!!旦 鱼墼!堡!塑!』!!望生壑篁墅塑堕!丝!!!堕望 旦璧:!塑!
文章编号:L006—7493(2001)03—449一09
煤矸石中潜在有害微量元素淋溶析出研究
刘桂建1,杨萍明1,彭子成1,吴恩江2,王桂梁2
(I中国科学技术土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26;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在煤矸石淋溶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有害微量元素从煤矸石中淋溶析出的浓度与其在煤
矸石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溶出浓度受淋溶时间、淋溶液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淋溶液温度越高、淋溶时间越长,则有害微量元素从煤矸石中析出的浓度越高;不同的有害微量元
素受淋溶液DH值大小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关键词:淋溶实验;有害微量元素;影响因素;溶出浓度;煤矸石
中图分类号:x50I 文献标识码:A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76%以上。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
中的主要固体废物。目前,全国约有40多亿吨煤矸石堆积在地表,在风力、雨水淋滤等自然条
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其中的有害微量元素发生化学变化,并从煤矸石中析出,人渗土壤和含
水层中,从而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煤矸石中潜在的有害
微量元素是煤炭开采出地表以后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淋溶是使有害微量元素从煤或煤矸石中析出的主要途径之一¨.2’4·…。例如在富有游离
氧的大气降雨作用下,煤矸石中的硫化铁首先发生氧化,生成硫酸铁[F龟(s04)3]和硫酸,使水
溶液强烈酸化,促使重金属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溶解;另一方面它又是Hg、Pb、zn、cu等有害
微量元素的直接氧化剂,最终使煤或煤矸石中的重金属里硫酸盐形式随溶液析出、迁移。煤矸
石及煤燃烧后的灰渣中含有多种有害微量元素,在雨水等溶液作用下.一定量的有害微量兀素
被溶出进入水、土壤环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1。”’20’“J。因此,研究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
素的淋溶不仅能为微量元素的可利用性及有毒有害元素的可剔除性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对预
防煤矸石中有毒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和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
现实意义。
淋溶实验是目前研究从煤、煤矸石或煤灰中析出有害微量元素采用最多的方法。为了研
究有害微量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许多学者都对煤燃烧的产物底灰、飞灰进行淋溶实验研
究,以分析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和淋溶特征【3·6“1”,”J,但对其淋溶时间、温度和pH
值与有害微量元素溶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是在淋溶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有害微
量元素在淋溶过程中析出机理、影响因素和析出后将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收稿日期::ool_02103;修订日期:2001-05咖8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巾国科学院王宽减博十后工作奖励基金(编号:2000.0512)和中国蹲十后科学基金(20n0—31)资助
万方数据
450 高校地质学报 7卷
l样品
本次研究的样品均来自山东兖州矿区太原组17煤层及其夹矸。煤芯样号为TMl7,煤矸
石样号为TGl7。研究的煤样品为气肥煤,夹矸岩性为碳质泥岩,样品是从井下采取的新鲜样
品。在实验室内样品被粉碎成粒径为1rnn、后,均匀混合,再取其中的一部分制成粒径小于
O 25rr一,以备淋溶使用。然后,分别对处理后的原煤和煤矸中各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
测试(表1)。
表I样品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106)
Table1 0fh朋口do吣mi呻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J40系列交流接触器31034.pdf
- CKJ5系列真空交流接触器-PDF.pdf
- CLC-3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Clens准直特性分析.pdf
- Cliffside6电厂空气质量协同控制系统.pdf
- ClinicalCounselingPsychology:clinicalcounseling心理学.ppt
- ClinicalDecisionSupportSystem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ppt
- CLINICALTRIALS:临床试验.ppt
- clucking-chicken-craft-StrongFamilyFarm:咯咯的鸡工艺-强大的家庭农场.pdf
- CMA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研究D.pdf
最近下载
- 真菌学第二章 真菌的营养体.ppt VIP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pdf VIP
- 2021年聚合支付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内蒙古自治区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7).pdf
- DB37T 1317—2025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doc VIP
- 云南省昭通市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