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 《皇朝一统图》、《万国地球图》、
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瞿 今《释古今图》等多种地理书。
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 二、发展——-杨绍和
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日百宋楼合称中 杨绍和 元 1830—18751,
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又以瞿、杨两 字彦合,号勰卿,杨以增次子。
家宋元刻本和名人抄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 杨绍和子承父业 ,搜罗典籍
瞿北杨之称。北杨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盛 不遗余力。在京师为官时,适逢
于杨绍和,守于杨保彝,而败于杨敬夫。杨氏 清宗室端华怡府 “乐善堂”藏书
一 家四代藏书聚散,历时百余年 ,在我国近 散出,杨绍和得精善之本尤多。
早在康熙年间,汲“古阁”、述“古 口 聊城大学图书馆 卢红梅
代藏书史上有较深远的影响。 杨fi表’, ’
-
一 、创业——-杨以增 堂”散出的藏书,多半为徐乾学和季振宜所 书464种,11328卷。此 目
杨以增(公元 1787—1855),字益之 ,号至 得,而徐、季两家藏书,又归于 “乐善堂”。由此 集海源阁善本书之大成, 源阁诸譬l1;,H:#
堂,别号东樵,山东聊城人。 可见,“乐善堂”所藏,多系名藏家之旧,宋元 既包括了 楹《书隅录》和
1838年,杨以增回家丁父母忧期间,为 精秘之本颇多。此次是继杨以增购入艺芸书 楹《书隅录续编》所著录
了实现其父亲生前夙愿,在其 “厚遗堂”、“袖 舍家藏之后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购置,其数量 之书,又收录了杨绍和、 薹的,-_
海庐”的基础上,建成 “海源阁”。梅曾亮 海《源 与版本之珍贵可与前次相媲美,乾隆修 《四库 杨保彝父子晚年所得之
阁记》{己杨以增以为:“学者应涉海而探源,知 全书》时,全国藏书家尽其所藏,向四库馆进 书。杨保彝还将其父编纂
源之所出也。”故名海源阁。“海源”,盖寓追远 呈,而 “乐善堂”拒不进呈。杨绍和购得 乐“善 的 海《源阁书目》进行了 人瓣i源JJ一
之思。并仿浙江鄞县范氏以“天一”名阁云。 堂”旧藏精善之本一百余部,不少为 《四库全 增补,收录了当时被视为
海源阁建立后的十几年里正值社会动 书》未收之本,其版本价值可想而知。于是,将 海源阁普通版本的图书3236部,208300余
乱,各家藏书多有散出,为杨以增搜集藏书提 我国南北精帙,荟萃于山左(山东),藏书之多, 卷,并交东昌府转山东省提学使咨部存案。杨
供了有利时机。尤其是他任江南河道总督时, 版本之美,为江北之冠,遂与 “铁琴铜剑楼”并 保彝还整理并刊行了其父编撰的 楹《书隅
江南藏书大部分散佚,杨以增近水楼台先得 驾齐名,形成了“南瞿北杨”的藏书局面,深为 录》,此书已成为当代研究海源阁藏书历史及
月,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至家乡。如江南著名藏 国内外藏书界所钦羡。 其善本构成的主要依据。
书家汪士钟、黄丕烈、周锡瓒、顾之逵和袁廷 杨绍和整理海源阁藏书始于同治二年 四、败散——杨敬夫
木寿所藏图书均以 “精博”著称,散出之书多 (1863)。他的楹《书隅录》初编伍卷),收录珍善 杨敬夫(1900—1970),原名ff~t)ll,字敬夫,
归其所有。特别是汪士钟的 艺“芸书舍”号称 之本 170种,均为海源阁四经四史斋 “旧藏善 保彝嗣子。
“万卷图书皆善本”,其藏书为海内之首。除汪 本”及杨绍和本人 昔“年所收精椠”。同治十年 民国以来 ,政局动荡,以致海源阁藏书
氏艺“芸书舍”藏书外,杨以增还收黄氏百宋 (1871)春,杨绍和在京寓五端友斋,珥笔稍暇, 迭遭损失 ,前后计三 、四次之多 ,历数年之
一 廛之散佚之书,且益多方搜罗,又得鲍氏知 命儿子杨保彝,由里中抄寄原书跋尾若干条, 久 ,初为匪劫,继遭兵燹。1910年,杨保彝
不足斋、秦氏石研斋、惠氏红豆山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