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用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pdf
维普资讯
第45卷第6期 农药 V01.45.No.6
2O06年6月 b4wochemicals JurL2006
农 用杀菌剂 作 用机理 的研 究进展
刁春玲 ,刘 芳 ,宋宝安
(教育部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贵阳 550025)
摘要:对当前防治植物病害的农用杀菌剂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药剂影响菌体细胞结
构和功能、菌体能量生成、物质合成和功能以及诱导植物 自身调节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设计和创制新
作用机制的农用杀菌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杀菌剂 ;作用机理 ;进展
中图分类号:TQ4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06)06-0374-04
ResearchprogressOnthemechanism ofactionofagriculturalfungicides
DIAOChun.1ing。LlUFang,S0NGBao-an
(KeyLaboratoryofGreenPesticideandAgricultureBiologicalEngineering,MinistryEducation,ResearchnadDevelopmentCenterof
FineChemicals,OuizhouUniversity,O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Thispaperreviewsthecurrentstatusofresearchonhtemechanism ofactionofagriculturalfungicidesused
inplantdiseasecontrol,primarilyinvolvingpe sticidaleffectsonmycelialstructurena dfunction,energyproduction,
biosynthesisandfunctionofvarioussubsatnces,na dinductionofplantregulation.Th isanalysisprovidesabasisfor
designandinnovationoffungicideswiht new mechanismsofaction.
Keywords:fungicide;mechanism ofaction;progress
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位居 3类病害(真菌病害 、 成 ,如 :几丁质 、脱乙酰壳多糖 、葡聚糖 、纤维素 、
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之首,如小麦的200多种病害中真 半乳聚糖等。
菌病害就 占了90% ,每年造成的损失 占总产量 的 几丁质是由数百个Ⅳ_乙酰葡萄糖胺分子以 1’4一葡萄
10%-20%。病原真菌的形态特点 、生物学性状以及引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
起的病害循环均不相同,在植物体上的侵染位点和侵入 合成酶(chitinsynthase,Chs)来调节,Chsl的作用是修
途径也有差异 ,杀菌剂对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就有所差 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Chs2用于初
别。随着农用杀菌剂的开发和利用、医用抗菌剂机理研 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C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
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农用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 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在三者的作
了进展。化学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 电子显 用下 ,将 Ⅳ-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不同的多糖
微镜的普遍使用,已经能从病原真菌的形态、生理生化 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 ,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
和分子等不同水平进行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