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一节好的历史课.doc
上一节好的历史课
——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谈谈实现历史教学新课标要求
内容提要:通过实例《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的课堂操作,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历史新课标要求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结合背景 把握性质 地图 列表 过渡 讲与议
图示法
如何上好一节历史课,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这节课的操作为例,谈谈实现历史教学新课标要求的点滴。
抗日救亡运动是发生在中国倍受欺凌,国人奋起救国自救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事件。对于日本侵略中国而必定爆发的九一八事变;为救国抗日民族大义而出现的西安事变;以及西安事变而促成国共合作,这些事件看来独立,可内部相连,环环相扣,教师对事件的梳理、过渡与引导成为本节课关键,课堂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受到日本无赖侵略的开端。首当其冲的沈阳事后更是满目
疮痍,状况掺不忍睹。首先,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曲目的情感,在听觉上首先震撼同学们的神经。自然而然地同学们感情上就已判断出学习内容的感情出发点,也会提起“为什么会这么悲惨”的疑问,为下一步导入埋下伏笔。
二.结合时代背景引入课题。
顺势利导,观看资料:“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教师举例子:06年,沈阳一家大饭店开幕本来选定的吉日就是9月18日,最后都把开幕的日子改掉。提出问题:“为什么?什么事情这么严重?”。学生结合曲目与资料定能自然迅速地找出答案,加强了往后对事件性质判断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把握事件性质,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
(一)利用地图,教师简单讲解。
(二)列表展述,清晰明了。九一八事变作为基本史实需要学生掌握,课本里面有完整的表述,乘着刚才找答案的信心,让学生阅读课本后自主完成列出的图表(见表如下):
九一八事变
结合《九一八事变示意图》,教师讲述事变过程。再由学生小结图表:
事件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因为内容浅显,一般而言3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图表的评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他们掌握重点信息的培训,使他们的抓重点能力不断增强,在遇到后面的讨论难题时,解题的信心自然就更充足。
(三)过渡讲述:具体事件有主次之分,也有必然的关联,那么对于较次的内
容,我们不能忽视不讲,而是要精讲,作为重点事件间的联系,过渡阐明。九一八事件与西安事变的过渡是日伪政府、一二九运动等,我的安排是:1、为了加快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步伐,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首领。此过渡把课本中伪政府与日后伪军一说作了说明并且能更完整地阐述历史。2、展示直观图片:(1)《九一八事变后的沈阳》(2)《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3)日军虐杀中国平民(4)日军对中国平民的大屠杀(5)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6)《坑葬》(7)《一二九运动图片》,每展示一幅图片都要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看到的并不单纯是照片,这当中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日本帝国主义无情残忍的掠夺与摧残,以及为救国自救而发生的一二九运动表达的是国内要求团结一致的声音。从而激起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批判,对生命的珍惜,对国家的爱护之情。3、就所看,提出问题进行简单讨论。问题一:“面对日军的侵略,作为中国人你会如何?一二九运动反映出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可是当时掌政的国民政府对日军的暴行采取怎样的态度?”同时播放一则资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以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问题二:“你能想出怎样的办法使得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改变初衷吗?”让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引导到第二个重要事件:西安事变上来。
(四)充分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议结合起来。1、齐读课本内容,教师列点讲述其中纲要,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等基本史实。2、列出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就学生的反应引导他们从各方面找出答案,比如,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张杨是爱国将领,以国为先,甘于牺牲小我;张的父亲被日军炸死等等。这些总结性问题答案对于初二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来说是比较困难,因而适宜以答带问,就势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问题设计宜以学生身份立题。这样,就更贴近他们的想法实际,也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记忆、掌握思考的方面和实质内容。3、进行活动与探究。“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还是放?”这部分内容需要5到10分钟,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小结得出整个西安事变的结果以及意义。事实上,这道题的讨论气氛非常浓厚,因为“是杀,是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集.doc
- 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doc
-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I.doc
-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doc
- 七年级(下)英语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doc
- 七年级(下)语文五单元检测题.doc
- 七彩荟— 昆明、大理、丽江三飞六日游(升级三飞版).doc
- 七条黄金策略,让你的化学成绩发生质的飞跃.doc
- 七里塘社区招聘城管执勤网格员队员.doc
- 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案例.doc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易错题】.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夺冠)word版.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实验班】.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完整版)word版.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夺冠系列).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word).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5)新团员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夺冠系列)word版.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答案【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