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A.孟子 B.C.荀子 D.韩非子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的“”思想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墨家的“兼爱”思想 “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 “仁政”被剔除,儒家思想沦为法家思想的附庸 A.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僧曰: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 D.王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C.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10.宋代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此观点相对立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11.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荀子 B. 朱熹 C.王夫之 D.王阳明 12.“《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A.虔诚信仰上帝B.实行三权分立 C.反对盲目信仰D.要求妇女解放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尊重自然规律   B.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自由平等 B.反对禁欲主义 C.追求现世幸福 D.反对等级观念 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属于 A.豪放词 B.婉约词C.田园词 D.边塞词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指中国古代的 A. B.印刷术C.指南针 D.儒家学说 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词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A.国力的强盛B.C.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D.宏阔广大的文人气度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载,神医扁鹊四次面见蔡桓公,便知其病从腠理、肌肤,逐渐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