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8.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和滑坡 材料一: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800多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9次,其中2次发生在台湾,17次发生在大陆。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3次,即:1668年山东郯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已发生里氏六级以上地震700多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材料二: 由于我国的地震属大陆板内型地震,一般震源都比较浅,在东部地区一般震源深15~20千米。由于震源浅,人口稠密,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因此造成的灾害特别严重,也就是说,我国东北地区如果发生一个6级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能比西部地区发生一个7级地震的损失还要大。 我国最著名的八大地震 归纳总结 我国地震主要发生在四个地区即青藏高原地震区、 华北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南北地震带 青藏高原 地震区 这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九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在1050E附近。中国有史以来一半以上的8级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该地震带与青藏高原地震区范围有交叉。同时,沿这条构造带,也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和油气矿藏的集中分布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8.0级。 2010年4月15日,青海玉树地震。 专家预测,我国南北地震带正进入活跃期。 华北 地震区 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 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其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是东部千年罕遇的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震级7.3级,成功预报。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 此外,还有台湾地震区和新疆地震区。 东南沿海地震带:1604年福建泉州发生8级地震,1605年广东琼山发生7.5级地震,之后300多年间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自主探究: 读图发现,在我国内陆地区,如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等,也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区呢? 内陆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综上可知,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1)汶川大地震(  ) A.发生在亚欧大陆与印度洋交界地带 B.发生在亚欧板块边界上 C.是板块张裂造成的 D.是板块挤压造成的 (2)我国是地震重灾区,近30年来,我国地震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而经济损失却有所加重,试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2)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加大,故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对比分析: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区别 泥石流:地形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山 谷;暴雨激发地表水冲刷造成;或冰川融化。 滑坡:斜坡较陡;暴雨下渗,成为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所致。 答案: (1) 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答案: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植树造林;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建护坡、挡墙;加强环境管理好保护;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移民搬迁等。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 措施有哪些? * * * * 地震: 地震名称 日期 震级 震源深度(km) 河北邢台地震 1966.3.8 6.8 10 宁晋东汪地震 1966.3.22 7.2 10 云南东海地震 1970.1.5 7.7 13 四川炉霍地震 1973.2.6 7.9 17 云南昭通地震 1974.5.11 7.1 14 辽宁海城地震 1975.2.04 7.3 12 云南龙陵地震 1976.5.29 7.3 24 河北唐山地震 1976.7.28 7.8 22 四川松潘地震 1976.8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