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笑开网络浅谈微博的“碎片化”精神生活.pdf
笑开网络浅谈微博的“碎片化”精神生活
2010 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乃微博客之简称,是一个以百余字建构
起的即时分享平台,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为人所重视。
爱原创,爱转发,爱信息分享
爱三言两语发发感慨,更爱随时@你关注你
我不是什么长篇大论,我只是一个百余字的迷你型博客
我和你们不一样,在人人都能发声
人人都能被关注的时代
不仅能关注韩寒,也能关注苍井空
我是微博
我能在电脑前手机里,随时随地输入身边的新鲜事儿
朋友总是抱怨:论坛还没整规,你们就博客了;博客还没有弄熟,你们又微
博了……我总是说:不一样的,论坛是土特产交易集市,摆一个摊算一个摊,来
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博客是家里开一小店,有那识货的上门来买便卖。微博呢?
微博是一条大街,微博是一方广场,微博是一间酒吧,货品出手,都不知道下一
秒被转到谁手里,你进的货,也不知道来自何方……
加入与退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银河听朋友说:如果你想展览自己的思想,开博客;
如果你想展览自己的生活,开微博。于是她决定不碰微博,因为不想展览自己的
生活。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想必之前也有类似的顾忌,当她终于在 2010年末开
通微博后,不禁感叹道:原来我错过了一个世界。
是的,这一年多来,有人加入,有人退出。搞得红红火火的比比皆是,放荒
了遛鸟的也不在少数。然而与当年全民皆博(客)的盛况比,微博的粘附性显然更
强。微博兼有BBS、BLOG、SNS的某种特性,这才诞生了一个新词“微博人”,
这种人的一切信息与社交需求,都得以在微博上完成。
传媒人当然爱死微博了。他们没日没夜地趴在上面,看新闻,也发布新闻,
寻找线人,也寻找作者。了无头绪的时候,织一条“围脖”,没准哪块云彩就洒下
雨来。这不仅是老上海望平街茶楼那样的同行聚会处,更像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的超级茶馆MALL,一旦有了成千上万的粉丝,每个媒体人都能自成一个媒体,
这是多大的诱惑?
所以,微博首先颠覆的是传媒圈的生态,传播的权力在这里被摊薄分匀,像
PC 的发展一样,从精密仪器流变成人人可D IY 的攒机———明星自然也情迷不
已,正如歌手王菲所言:以前我们被狗仔追,现在我们自己当了自己的狗仔。
微博的好处人人皆知,相比之下,我更关注那些退出的案例。
2010 年比较知名的退出微博,第一起是黄健翔退出,是因为他转发了一条
微博却没有标明“转”或出处。与人争辩,黄健翔口出粗言,被更多的看客谴责,
黄愤而退出。
与此类似的还有周立波的退出。周立波对网络有“公厕”的负面看法,当他在
“ ” 20
微博上披露这一观点时,遭到了疾风暴雨般的围攻, 粉丝 也流失了 万。最
终周立波选择关闭微博。
就在本文写作之时,歌手那英因为在微博上晒“交通管制取演出服”被许多人
斥为“滥用特权”。像那英这样的特权使用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然后一旦这些现象
登录微博,它立即被视为不可容忍的“言论特权”而遭到质疑与批驳。
每一柄剑都是双刃的。对于名人而言,微博可以自由掌控个人信息的发布,
可以藉此与粉丝互动,“展览生活”以吸引眼球,然而,同时也不免需要承担回应
质疑的义务。微博与博客不同,如果名人由他人负责更新,显然会令关注者产生
距离感,从而丧失部分人气;然而一旦遭遇质疑,如果不出面回应,则显得理屈,
如果出面回应,微博的即时性又让人难以如面对传统媒体那般考虑周详。
这些案例表明,微博的一大特色为溢出性极强。本来名人 明星与好友、粉/
丝之间的交流,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之中。他们之间因为情谊与喜好,完
全可以存在较为随意的交流,在社交场合如此,在歌迷见面会、签售会、传统媒
体采访甚至撰写博客时亦如此。每一种交流循环都有一堵或几堵无形的墙防止不
当信息外溢,有更大的公关空间。然而微博消泯了所有的这些高墙,让名人/明
星必须即时直面不特定的公众,任意的言行会被马上转发、议论与放大。这肯定
会让许多习惯于鲜花环绕的名人/明星难以承受。难怪有人将微博称为“照妖镜”。
私域,还是公器?
2010 年微博上最火的知识分子有两位。一位是方舟子,他凭借顽强不懈的
“ ”
各个领域的 打假 而声名鹊起,从没有微博的汪晖、张悟本、李一,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