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回头想”教学案例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金难买回头想”教学案例1.doc

“千金难买回头想”教学案例1 靖江市实验学校 史解桃 前一阵子,我们双休日作业纸上有一条这样的题目: 下图是刘峰一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刘峰一家共行了( )千米,途中休息了( )小时。 2.旅行期间不算休息,刘峰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有不少孩子这样做:刘峰一家共行了(1340)千米,途中休息了(1)小时。 1340÷(6-1)=268(千米) 50+150+240+240+300+360=1340(千米) 答:旅行期间不算休息,刘峰家平均每小时行268千米。 批到第一个孩子这样做的时候,我没觉得有什么。但是接下去,发现不少孩子都这样做,我觉得有问题:是孩子看不懂折线统计图,不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还是孩子压根没有好好读看图? 课堂上,讲到这一条的时候: 师:这一条题目啊,我们好多孩子算到刘峰一家一共行了13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268千米。 (我话还没有说完,才说到平均每小时行二百……已经有个别孩子发现问题了,急急地表情,我立刻喊一个孩子站起来) 师:诶,你好像很着急的样子,有什么话说? 生1:刘峰一家根本不可能平均每小时行268千米? 师:为什么?怎么不可能?(我故意逗逗他)50+150+240+240+300+360=1340(千米)1340÷(6-1)=268(千米)算得很正确啊,没有计算错误。 (被我这么一说,又有几个孩子跃跃欲试,抢着说) 生2:他家神马车啊,平均每小时268千米。(哈哈哈哈)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生:(大部分孩子都)啊…… 师:对哦!诶,你们家车每小时行多少啊? 生:(七嘴八舌)80、60、100、120…… 师:那这每小时268千米,刘峰一家是怎么出行啊? 生:(又是七嘴八舌)地铁、火车、飞机……(哈哈哈哈) 师:(严肃地)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刘峰一家一共就行驶了360千米,不应该把这些千米数加起来。 师:你能说说“50”的含义吗? 生:50是指刘峰一家一个小时行了50千米。 师:“150”呢? 生:150是指刘峰一家两个小时一共行了150千米。 师:对了!“一共”这个词用得好!“240”呢?把接下来就是数的含义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要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再动笔,退一步说,你已经算了刘峰一家共行驶了1340千米,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当你写答句时,是不是应该回过头去想一想“刘峰一家平均每小时行268千米”合理吗?符合生活实际吗?当你回过头再去想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现问题,避免错误发生了。 生:(个个认真点头表示赞同。) 师:“千金难买回头想”!希望你们今后凡事多回头想一想,多斟酌斟酌,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更好!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