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复习卷.docVIP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复习卷.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复习卷.doc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复习卷 班级: 姓名: 1、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再次被造反派批斗侮辱以后,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不是找一把椅子,或者一杯水,而是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像一座火山般地爆发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当刘少奇再一次被造反派抓走时,他留给了家人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1)刘少奇的悲惨遭遇,说明了什么?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4分) (2)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刘少奇悲剧的重演?(3分) 2、阅读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在拔除地主的界碑 农民报名入社 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1)材料一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什么制度?(2分) (2)观察材料二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2分) (3)分析材料三情景,凤阳县农民为什么能够喜获丰收?(1分)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练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2分)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9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4、30多年来,中国农民生活发生的几大变化。 变化一:从“天天耕作吃不饱”到“不种田却吃得好” 变化二: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变化三:从“干打垒”、“砖瓦房”到“别墅楼” 变化四:从“赶集”到“旅游” 变化五:从“老四件”到“新N件” 变化六:从“因贫辍学”到“免费上学”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2分)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农民生活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该政策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使我国走上了怎样的发展道路?(3分) 除了以上政策外,我国农民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还有哪些:(2分) 想一想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建议?(2分) 5、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美国访问谈到台湾问题时,套用台湾诗人的诗句:“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材料二:2008年11月3日~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邀访台。此间,民进党发动一连串抗议活动,引发街头暴力冲突事件,并造成149名维安警员及上百名民众受伤。据台湾《联合报》调查显示,61%的受访民众认为民进党已经逾越民主抗争界线。可见,民进党煽动的街头冲突得不到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可。 材料三: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2008年12月1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直接通往彼岸(见图片)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这标志着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并为台海地区的合作、和平、和谐铺设了光明之路。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中华儿女怎样的共同心愿? (2)材料二说明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阻碍时什么?你认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是什么?(2分) (3)比较图中现行航线与以前航线,最大的变化在于“曲航”变“直航”,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裁弯取直”的现实意义。(3分) (4)看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至少两个角度)(2分) 1、(1)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动乱和灾害。 (2)完善民主法制,加强法制观念,实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