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探讨.pdfVIP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动静脉瘘已屡见报道,但椎动一 静脉瘘十分罕见。在此病例的几项影像学检查中,CT根据占位改变推测有肿瘤, 是不准确的;MRA只报告动脉瘤,尚不够明确诊断;超而声检查可进行多切面探 查,对确定瘘口来源十分准确,且可通过多普勒技术进一步了解血流动力学变 化,在血管检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 的价值探讨 李安华 韩峰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并均获得病理结果的545例 颈部淋巴结病例。男311例,女234例,年龄10~90岁,中位年龄46±16岁, 淋巴结短径491mm。所有淋巴结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52例同期行超声造影 检查)及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两组,分 析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不同特点并做统计学检验。 结果 良性淋巴结组230例,恶性淋巴结组315例。行造影检查的52例中, 良性组14例,恶性组38例。 与恶性组比较,良性组的短轴值较小(t:8.44,P(O.0i),S/L值低(t:9.86, 尺0.01),淋巴结边界情况(X2=4.55,尺O.05)、淋巴结门存在与否(X2:331.96, P(O.01)、血流类型(X2=129.54,尺0.01)存在统计学差异。恶性淋巴结组RI 值明显高于良性组(t:3.10,尺0.01) 对S/L、短轴、RI及血流类型进行ROC分析:曲线下方的面积分别为:0.75, 0.72,0.72和0.82。说明上述各指标在良、恶性淋巴结诊断中具有中等诊断价 值。边界的灵敏度较高,达86.9%,但特异性仅20.0%。淋巴结门有无的灵敏度 为76.1%,特异性为98.4%。 2=29.54,P(O.01),恶性组以向心 良、恶性两组的造影增强模式不同(X 性增强为主,而良性组则以离心性增强为主。良、恶性两组在AT(t:1.20, 大血管TIC的相关系数均较高,相关性非常好。 恶性组的短长径比值(S/L)和结内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良性组 (P0.01)。两组间血流类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统计学差异(尺0。01),但造 影剂达到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淋巴结与颈部大血管的时间 强度曲线(TIC)相关性均非常好,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DO.05)。 结论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结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能 力。 经颅超声成像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晨何文张惠琴王立淑张红霞程令刚杜丽娟曹辰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I(NX}50)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成像(TCS)测量黑质(SN)高回声的面积与双侧黑质高 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S/M)诊断PD的临床价值. 查,分别测量中脑及SN高回声面积,计算S/M比值。比较PD组和健康对照组受 检者中脑面积、SN高回声面积以及S/M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点(ROC)曲 线计算两种指标最佳临界点诊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计算联合应用两种 指标诊断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线示,SN高回声面积的最佳临界点为0.20am2,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63.30%,当两种指标联合应用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40%、78.60%。 结论TCS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强,是PD的重要筛查工具。SN高回声面积 ≥0.20 cm2且S/M7.5296的联合应用是诊断PD的最佳指标。 139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