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小麦苗情长势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当前小麦苗情长势的报告.doc

关于当前小麦苗情长势的报告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 二0一五年三月八日 关于当前小麦苗情长势的报告 近期,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栽培研究室的岗位专家,赴主产区开展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情调查。总体看,大部分地区小麦已安全越冬,返青期有所提前,苗情长势较好,但也存在旱象抬头、长势不均衡、病虫草害基数高等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苗情特点 目前,西南地区小麦进入孕穗抽穗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起身拔节期,黄淮海和西北地区陆续返青,是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当前,主产区小麦苗情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实现安全越冬,返青略有提前。今年冬季,主产区气温持续偏高,带绿越冬面积是近几年较大的一年,尤其是黄淮海北部地区,越冬期小麦继续长根长叶,是近几年少有的。主产区返青期比去年提前3-7天,有利于小麦提早穗分化,为促大穗创造了条件。安徽小麦2月16日进入返青期,比去年提早5天。河北省小麦单株分蘖3.5-5个,比冬前增0.5-1个;次生根4-5条,增1-2条;主茎6叶1心,增1叶。 二是苗情转化较好,群体较为合理。入春以来,小麦苗情转化明显加快,一、二类苗比例进一步增加,群体基础较好。山东一、二类苗占87.05%,比上年同期增2.92%,比越冬前增1.3%;三类苗占9.31%,比上年同期减2.38%,比越冬前减1.35%;旺苗占3.64%,比上年同期减0.54%,比越冬前增0.02%。陕西水地小麦平均亩茎蘖数81.4万,较上年同期多11.2万;旱地小麦平均亩茎蘖数71万,较上年同期多2.3万。 三是雨雪天气增多,墒情总体较好。近期,小麦主产区普降雨雪,进一步缓解了旱情,补充了土壤墒情,特别是浇过越冬水的麦田,土壤墒情普遍较好。据河南228个墒情监测点汇总分析,2月25日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土壤含水量60%-90%,0-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74.23%,2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73.6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小麦苗情的不平衡性较大,各地小麦生产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面临一定的威胁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墒面积较大,旱情有所抬头。去年麦播以来,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除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降水较为充足外,其他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部分地区偏少5-8成,整地质量差、未浇过水的麦田旱情显现,影响正常返青生长。随气温升高和大风天气增加,土壤缺墒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二是部分麦田旺长,稻茬小麦偏弱。部分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的麦田,由于冬季气温偏高,进一步加重了旺长趋势,少数麦田群体过大,存在后期倒伏风险。同时,长江中下游麦区稻茬小麦受播期推迟的影响,苗情总体偏弱,叶龄偏小,个体较弱,分蘖缺位,群体不足。 三是病虫基数较高,防控压力加大。冬季气象条件有利于病虫越冬,病虫害基数普遍较高。目前,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和红蜘蛛、蚜虫、地下害虫为害较重。田间杂草发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播期推迟,大部分麦田未及时开展冬前化除,杂草基数普遍较大。四川报告,由于冬季气温偏高和雨水充沛,有利于条锈病入侵菌源在田间繁殖和局部蔓延。 四是缺少抗寒锻炼,倒春寒威胁较大。多年经验表明,暖冬后“倒春寒”的威胁将进一步加大,可以持续到4月中下旬。部分冬季缺少抗寒锻炼的麦田,特别是旺长和墒情不足的麦田,随生育进程加快,起身拔节后的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造成死蘖死苗和小花不育。 三、下一步田管意见 春季要立足促弱转壮、控旺保稳、抗旱保苗、防寒抗冻,着力落实镇压划锄、肥水运筹、病虫防控、一喷三防等,构建合理群体,促穗足、增粒多、争粒重。 一是以增温保墒为重点,做好镇压划锄。对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划锄,压碎坷垃,弥封裂缝,踏实土壤,提墒保墒,增加地温。对群体较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镇压蹲苗。 二是以抗旱防冻为重点,做好浇水造墒。对墒情较差、秸秆还田质量不高,以及整地质量差、土壤悬松的麦田,在冻土层解冻后及早抢浇“保苗水”,促进小麦返青生长,预防低温冻害。 三是以促苗转化为重点,做好肥水运筹。对墒情适宜的麦田,一类苗在拔节期,二类苗在起身期至拔节初期,三类麦田在返青期追肥浇水。对墒情一般的麦田,第一次肥水可以推迟到起身中后期。 四是以虫口夺粮为重点,做好病虫草害防控。早春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强化化学除草。中期抓好小麦吸浆虫的蛹期防治,后期抓好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治。 五是以抗灾延衰为重点,做好一喷三防。备好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做好“一喷三防”准备工作。及明组织开展“一喷三防”,防干热风、防早衰,防治赤霉病、条锈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 2015年3月8日 1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