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李连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焦裕禄李连成.doc

焦裕禄(1922~1964) 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接着建议县委起草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1964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能骑,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李连成,男,汉族,195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豫剧《村官李天成》中的原型人物。[1]1991年任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人物简介 李连成,男,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委书记。“个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真的 ??胡锦涛接见[2] 富。”16年前,在致富路上摸爬滚打7年,成为全村首富的李连成,面对全村人期待的目光,义无反顾地担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1991年8月,李连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实干苦干,身先士卒是李连成的一贯作风,外出跑业务、办公事,尽可能当天回去,舍不得住招待所。他带领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给大家指导技术,无偿把自己的三座蔬菜大棚转让给三个最穷的农户。任村支书16年来,他没有喝过村里一杯酒,没有乱花村里一分钱。 “当干部,就要带头,带吃苦的头,带吃亏的头。”村里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开始只有13家入股,企业赚钱后,他耐心地做其他12个股东的工作,把价值200多万元的再生纸厂作价68万元转让给全村群众,实现了家家有股,户户分红。在新村规划建设中,李连成不顾家人的反对,拆除新建的小洋楼,把最好的宅基地让给群众,而自己选择了最偏僻的地方。 李连成常说自己有“发展瘾”。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把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如今,西辛庄村家家住的是小洋楼,户户烧的是天然气,村民用水、用电、看病吃药不花钱,孩子上学全免费。2004年,西辛庄村规划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电光源工业园区,目前入区企业 16家,其中资产超亿元的2个,超千万元的9个。全村工业企业总资产超过5亿元,2006年实现产值3.2亿元,利税4500万元,集体积累达到245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 李连成带领西辛庄村由贫穷走向富裕,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河南省生态示范村、中州新村。李连成也于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3],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4-17] 2人物轶事编辑 让基层代表多发言,发好言,这是记者今年两会期间采访河南代表团会议时最大的感受。3月7日上午,河南团在驻地河南大厦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下面请李连成代表发言,看他都快坐不住了。”主持会议的河南代表团 副团长、省长郭庚茂风趣地说。李连成连忙坐直身子自报家门:“我是一名村支书,来自濮阳县西辛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