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思想解放运动、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三、思想解放运动、文化.doc

十三、思想解放运动、文化 一、选择题 ◆(2012·浙江台州)10.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B. C. D. ◆(2012·广东深圳)15.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C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2012·5. 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D A. 无为思想 B. 法治思想C. 非攻思想 D. 民本思想 ◆(2012·四川资阳)34.(14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动力。酷爱历史的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后,整理出以下历史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所示重要历史人物是谁?(1分)指出图二所示伟人在图三所示刊物的发刊词中阐发的核心思想。(1分)在图一、图二所示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简评他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4分) (2)假如你为图四所示刊物投稿,应确定怎样的主题思想才有可能发表?(1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介图五反映的历史事件。(从背景、时间、人物、内容、意义等方面介绍)(6分) (4)你认为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 ◆(2012·吉林长春)18.观察以下图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与实践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哪场革命?(2分)(2)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5分) 事 件 意 义 革命[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Z+X+X+K]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建设 “一五”计划 ④ 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共八大 (3)哪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同时做出什么伟大决策?哪次会议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分)(4)从20世纪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及其实践的历程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感悟?(1分)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5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共十五大。(3分)(4)理论指引实践,实践促使理论思想得到完善发展;先进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更给人民带来福祉;实践证明只有把先进的思想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2012·四川宜宾)11.文化昌盛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亦,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雷锋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悼伏尔泰 (1)根据上述言论,请任选其一并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2分)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和独具特色而灿烂的文明景观。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6分) ①在下面中国古代文字演变图示空白处填上对应字体名(2分) ②请列举现存代表我国古代建筑成就(两例,2分) ③属于“古代中国制造”,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并影响当地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哪些?(各举一例)(2分) 材料二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1919年3月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 (3)据材料二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