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蔽油气藏成因机理之一.ppt
* 隐蔽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进展 已有认识: 毛管力阻障油气成藏 沙二1含油面积图 沙二4含油面积图 沙二6含油面积图 沙二7含油面积图 胜二区2-7-17—2-0-6井 油藏剖面图 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进展之一:从毛管力阻障油气成藏到毛管力促使油气成藏 (据吴胜和, 2000) a 注油速率0.05ml/min 注油时间23小时46分 注油量71.32ml b 注油速率0.05ml/min 注油时间56小时52分 注油量170.6ml c 注油速率0.05ml/min 注油时间80小时43分 注油量242.13ml (达到稳定) d 注油速率1.0ml/min 注油时间5小时25分 注油量324.83ml (达到稳定) e 注油速率2.0ml/min 注油时间3小时57分 注油量474.79ml (达到稳定) f 注油速率4.0ml/min 注油时间13小时39分 注油量3276.78ml (达到稳定) a c e b d f 0 10 20 30 40 50 60 4 8 12 16 20 24 24 孔隙度(%) 砂体分布频率(%) 临界孔隙度 形成常规油气藏要求储层孔隙度高, 渗透率高, 毛管力小。 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曾溅辉, 2000)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庞雄奇, 2001) 深盆气分布地质模式 隆起 隆起 第三系 0 3000 6000 9000 12000 400 km 300 200 100 0 深盆气藏 A 深盆气圈闭 ft 成熟源岩 分布区 深盆气藏 水 水 水 水 气窗 J T P Ro 1.0 Ro 1.3 Ro 2.0 AnE Ro 0.5 500 10000 油窗 0 阿尔伯达 剖面位置 埃得藏顿 卡尔加里 不列颠哥伦比亚 100 km c +5000 海平面 - 5000 5 0 10 km LABARGE COMPLEX PINEDALE 背斜 深 盆 气 B ? A.怀俄明州Red Desert盆地深盆气分布 B.怀俄明州Green River盆地深盆气分布 C.阿尔伯达Albert盆地深盆气分布 统计特征: 孔隙度12%, 渗透率1md 进展认识: 毛管力大促使并保障油气成藏 进展之一:从毛管力阻障油气成藏到毛管力促使油气成藏 深盆气藏形成机理 a a.储层孔喉大时气向上运移至非渗透层下部圈闭中聚集形成常规气藏 b.储层孔喉小时气向上运移排驱孔隙中的水并在源岩之上储层内富集形成深盆气藏 R 浮力 常规气藏 Pc Pd Pw Pw Pc Pd 气热膨胀力 水柱压力 毛细管力 深盆气藏 b 深盆气成藏条件: 孔隙度12%, 渗透率1MD 三维模型的深盆气成藏模拟实验结果 (据金之钧,张金川等,2000) 圈闭预测 力平衡范围 含气范围预测 物质平衡范围 高产区预测 甜点范围 源岩 成藏门限 深盆气成藏门限与平衡条件 力平衡点 物质平衡点 ● ● 高产区边界点 ● 深盆气预测方法与有应用 中国沉积盆地深盆气成藏条件与分布预测(据王涛等, 2002) 49.28—55.60 (万亿方) 2.63—3.06 (万亿方) 1.80—2.40 (万亿方) 12.16—18.24 (万亿方) 22.68—28.35 (万亿方) 4.00—5.09 (万亿方) 总计: 92.55—112.74 (万亿方) 活动/同生断裂 深湖平原 丘陵 湖平面 山间水道 水下冲积扇 补给水道 远岸浊积扇 坡折带理论 胜利油田, 地质大学 ?透镜体形成机理 ?透镜体分布规律 ?透镜体与油气的关系 进展之二:从坡折带控砂到三元成藏研究 东营凹陷 沾化凹陷 车镇凹陷 惠民凹陷 鲁西隆起区 埕宁隆起区 鲁东隆起区 坡折带控烃理论 中国地质大学 胜利油田公司 2000年 断裂坡折 挠曲坡折 沉积坡折 地形坡折 坡折带控烃理论的局限性 ★ ★ 牛110 牛112 ★ 河89 牛108 牛111 牛250 ★ 牛106 ★ 牛105 ★ ★ 河169 ★ 典型浊积砂岩透镜体失利井分布与剖析 ★ ★ ★ * Sheet3
Sheet2
Sheet1
图表2
Ng
Ed
层位
探明岩性油气藏储量
Es1
Es2
Es3
Es4
层位
探明岩性油气藏储量
4940.00
46986.00
4766.00
1765.00
3678.00
2325.00
探明岩性油气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