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ppt

主要内容 一、课改十年回顾 二、课改根本任务 三、课改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 四、课改下教学新技术 一、课改十年回顾 课程改革从2001年正式实施,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 课程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形成; 义务教育课程全面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新课程常态化与深化发展。 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始终坚持和遵循以下策略:“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科研先导,课题引领;系统思考,难点突破;聚焦课堂,提升质量;动态把握,创生教研机制;点面结合,典型引路;培训、教学、研究三位一体。 然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表现在政策管理层面、观念认识层面、理论研究层面、操作实施层面、资源保障层面和社会专业支持层面。 课改十年阶段性特征 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部分新课程实施艰难; 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但束缚改革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课程改革已由实验探索进入常态推进,但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各地区在改革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系统总结、提升和推广的任务依然繁重。 正确认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今后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体制现状 二、课改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2014.3.30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在新时期,强调了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 (一)抓课改就抓住了育人的关键 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课改为立德树人奠定了基础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三)课改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案例 案例分析 第一的背后是上海学生平均每周做作业时间为13.8小时,同样位列世界第一,比所有参与国家平均值高出近一倍。导致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在于学生校外学习时间过多。13.8背后失去的是什么?是否真需要比别人高出100分?超前其他国家同龄学生三个年级的知识储备,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及学生的学力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民族? (四)课改现状与立德树人的差距 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高校、中小学课程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三、课改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 (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将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六)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 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 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