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浮肿型 2.维生素D的转化 3.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1. 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2.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 3. 促进旧骨脱钙,增加细胞外也钙磷的浓度, 新骨形成。 (三)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 临床分期 某3个月婴儿,近日易激惹,烦躁多汗,夜间哭闹,摇头擦枕;前囟2.5cm,颈项软弱无力,腹软,呈蛙腹。 典型案例 分组 任务 一组 该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二组 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 ? 三组 对患儿应实施的护理措施? 问题思考 一、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 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使正在生长的骨骼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多见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 。 维生素D 的来源、转化和生理功能 1.维生素D 的来源: ( 1 )皮肤的光照合成 :是主要来源。 ( 2 )食物中的维生素D : ( 3 )母体一胎儿的转运 : 7--脱氢胆固醇(人、动物皮肤) 麦角固醇(植物) 胆骨化醇 (内源性维生素D3 ) 麦角骨化醇 (外源性维生素D3) (活性不强) 25-羟胆骨化醇[25-(OH)D3] (活性很强) 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 靶器官(肠、骨、肾) 紫外线 25-羟化酶 1-α羟化酶 肝 肾 1- α球蛋白 Vit D结合蛋白 日光照射不足 内源性Vit D3 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外源性Vit D3 疾病影响及药物作用 生长速度过快 *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病因 钙磷乘积40 肠钙磷吸收减少 血钙 甲状旁腺代偿 不足 骨钙不能游离 血钙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 增加 旧骨脱钙 血钙正常或 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 血磷 佝偻病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3 个月至2 岁小儿,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最早,继而出现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生长发育迟滞、免疫力低下等全身症状.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初期:神经、精神症状为主。 2.激期:主要是骨骼的改变。 3.恢复期:各项表现逐渐好转。 4.后遗症期:仅留有骨骼的畸形。 1.活动早期(初期) 多自2 —3 个月开始发病,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哭、夜惊,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 。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头皮而经常摇头擦枕,致枕后头发环形脱落形成枕秃 。 这个时期常常无骨骼病变,血清25-(OH)D3下降,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 2.活动期(激期) 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 ①头部 颅骨软化:3~6月出现 方颅:7~8月出现 前囟过大或延迟闭合 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 ③四肢 “手镯”或“脚镯”征(6个月以后) “O”形或“X”形腿(1岁左右) ②胸部 (约1岁出现) 肋骨串珠 肋膈沟 鸡胸、漏斗胸。 ⑤骨盆:严重患儿发生骨盆畸形. ④脊柱:后突或侧突畸形。 * 山东英才学院精品课程 第六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掌握 营养障碍患儿的与原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 营养障碍疾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学习目标 营养障碍疾病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一、蛋白质一能最营养不良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是指因缺乏能量和(或)蛋自质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3 岁以下的要幼儿.临床常见三种类型: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一浮肿型。 消瘦型 病因 2 .疾病因素 (1)消化吸收障碍 (2)需要量增多 (3)消耗量过大 1.长期摄入不足 是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 主要原因 病理改变 1.新陈代谢异常 (1)蛋白质 当血清总蛋白浓度<40g/L白蛋白浓度<20g/L时, 即可发生低蛋白性水肿。 (2)脂肪 脂肪肝。 (3)碳水化合物 低血糖昏迷甚至猝死 。 (4)水盐代谢 浮肿、低渗性脱水 。 (5)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体温偏低 。 2.各系统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随后患儿体重下降,久之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首先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