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综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检综合.doc

专业综合—临检部分: 临检题型:名解(5个 共15分) 填空(10个 共10分) 问答(7个 共35分) 1. 血液标本类型:1)全血:静脉全血;动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 2)血浆 3)血清 4)分离或浓缩的血细胞成分。 2. 毛细血管采血与静脉采血法的优缺点比较:毛细血管采血:缺点:标本量少,不能进行重复实验和补充实验;组织液可混入,局部炎症可得假性结果。优点:价廉、快速、操作简便,标本可直接测定。静脉采血法:缺点:不同抗凝剂的使用,可能改变血液性质,影响有形成分的形态。优点:标本代表性强,无组织液影响,适于临床研究,可重复实验和追加其他实验。 3. 瑞氏染色的原理、染料组成、染色过程、影响因素:原理: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溶解于甲醇而成。酸性染料伊红与血细胞中的碱性物质结合染成红色,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碱性染料亚甲蓝与血细胞中的酸性物质结合染成蓝色,如淋巴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等。 染料组成:Wright染液:瑞氏染粉0.1g,甲醇60.0ml;甲醇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形态固定,并使蛋白质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结构等,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磷酸盐缓冲液(pH 6.4~6.8):维持染色过程的pH值。 染色过程: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覆盖血膜,固定1min;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混匀,染色5-10mins;用清水冲洗,待干后镜检。 影响因素:染料放置时间;溶液的酸碱度;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 4. 血细胞比容(HCT):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有的又称为红细胞压积或者红细胞体积分数。临床意义:作为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补液量的参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指标;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基础数据;血液流变学指标。5.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间体积差异的参数,通过变异系数定量的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6. MCV、MCH、MCHC: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MCV=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每个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血液中红细胞比容。7.网织红细胞计数:计数方法:显微镜法:(Miller窥盘);网织红细胞计数仪;血液分析仪;显微镜法网织红细胞计数:Miller窥盘;血液经新亚甲蓝染色,制备血涂片,将Miller窥盘放入目镜,选择合适部位计数,Miller窥盘的小格A内计数所有无核红细胞,大格B(含小格面积)内计数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B格内网织红细胞/(A格内网织红细胞×9)×100%。注意:网织红细胞须在活体染色条件下才能显示;涂片制备要薄而均匀,红细胞无重叠;注意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体的区别,前者为蓝绿色网状或点粒状结构,后者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分布在红细胞内;瑞氏染液复染可使网织红细胞数值偏低。指标: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0.008 ~ 0.02 0.005~0.02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5~75*109/L,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eticulocyte maturity index,RMI) RMI=(MFR+HFR)/LFR*100,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 RPI)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RPI=Ret%*(被测Hct/正常人Hct)*(1/Ret成熟天数)。床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用来反映骨髓红系造血状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定,以及化疗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及其恢复情况的监测。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如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造血机能减弱,如再障 。临床将贫血病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作为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之一。8.三类五种白细胞的形态特点: 白细胞分三类: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分两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0-15u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圆形,直径13-15μm,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无色胞浆。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