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辛勤劳动为荣.doc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稿之四(2)
今年三月四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他概括了八个方面。今天仅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谈点个人的认识。谈三个问题。
一、辛勤劳动的意义。
1、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文明。
五、六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通过漫长的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产生了语言;劳动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达,通过劳动又产生了最初的文字、绘画、舞蹈……开始了人类文明。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先决条件,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财富也来自劳动,勤劳出智慧,一切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等,追其根源都在于人们的辛勤劳动。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花了三十七年,爬了千重山,跑了万里路,采集草药、并亲自尝试,他访问过成千上万人,收集整理药方11096种,才编写出巨著《本草纲目》。震惊世界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于今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车,而这条铁路的设计过程却饱含了设计师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从格喀尔木到拉萨这条全长1142公里的“天路”,是总工程师李金城带领他的团队用双脚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来的,他们翻越巍巍昆仑、横穿可可西里无人区,用常人无法企及的毅力,为这条“天路”勾画蓝图,而李金城本人六年里在这条路上走了五十多个来回,行程超过十万公里。
2、劳动使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生活美好。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与劳动人民的历史,没有劳动和劳动人民,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
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而工具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从而使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劳动使人类改变了野蛮和愚昧,劳动使人类变得文明、高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主要是使用简单农具进行农耕劳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机器大工业,仍是农民占人占90%以上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解放后才逐步建立起一些现代大工业,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钢、大庆油田……并涌现出一大批像王进喜、王崇倫、郝建秀、时传祥这样的全国劳模,他们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工作的模范。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了巨大变化。1979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力地粉碎了“读书无用论”,激励了广大青年人的求知欲望,在科技界掀起了“为国争光、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潮。由于人们忘我的劳动,依靠现代科学,我国已连续27年以年增长10%的速度发展,现在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交皇粮的历史。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宣告我国已进入工业国时代。神舟六号升空成功、三峡大坝建成并发电、青藏铁路通车等等,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许多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子信息的数学化、网络化正在进入生产领域,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航空航天、海洋等科技含量很高的领域正在逐步征服。据报道:我国已能生产一种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氢能,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已定为2008年奥运期间的汽车能源。全球第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已于今年7月22日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诞生,今年九月我国将发射第一颗航空育种卫星,将搭载九大类180组2000分种子材料升空,全面探索航天育种技术、机理、方法和理论,培育优良品种。明年四月,我国将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做四项科学任务,其中之一是对月球土壤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估算出月球上氦—3的具体含量,氦—3是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廉价、可控核聚变的能源原料。
总之,没有劳动者依托科学技术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劳动培养人的美德。
道德的根源来自实践,勤劳是道德之本,唯勤劳者最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一粥一饭,常思耕夫之苦” ;“一丝一缕,恒念织女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人们在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劳动中,可以养成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谦虚谨慎、勇敢坚毅的意志,培养忠诚老实、踏实肯干的品质,从而可以发展为爱人民、爱故乡、爱祖国的崇高品质。最近当选的科学院院士袁隆平,人们称誉他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他说过“搞科学研究,困难、失败是常有的,你要怕失败,你就不要去搞研究,搞科学研究不要怕艰苦、要实践”,他常说“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他经常下试验田去观察水稻生
文档评论(0)